[发明专利]用聚酯废料一步法生产增塑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108366.9 申请日: 1991-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33970C 公开(公告)日: 1997-02-05
发明(设计)人: 白汝海;李谓谓;汪迈;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 化学工业部成都有机硅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中心
主分类号: C07C69/82 分类号: C07C69/82;C07C67/03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一璐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酯 废料 一步法 生产 增塑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利用聚酯(PET)废料,通过醇解和酯交换一步法制备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的工艺方法和所用的专用设备。

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生产涤纶纤维和聚酯薄膜及其它聚酯产品的原料,生产中通常有6%左右的边角废料和油污料。我国1990年的总产量达150万吨/年,即每年约有废料9万吨,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其中一小部份清洁废料,可回收重熔拉成短丝作地毯、挂毯的原料。但仍有很大一部份聚酯废料,特别是含污废料可以利用。

DOTP是一种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的增塑剂品种,其体积电阻率高,适宜于耐热等级在70-80℃级的电缆料使用。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电缆耐热要求越来越高,DOTP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加。由废聚酯料制备DOTP,是当前废聚酯料利用较为合理,且经济效益较高的途径之一。

由废聚酯料生产DOTP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两步法:首先将聚酯废料采用各种方法(皂解,醇解等)解聚,然后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大连化工,1,14(1990);精细化工信息5,34(1987);精细石油化工,5,23(1990))制得。两步法工艺路线长,设备投资大,原材料消耗大,反应时间长,收率低。2.一步法:系采用废聚酯料与2-乙基己醇(2-EH)在催化剂作用下,醇解,酯交换同时进行,一步制成DOTP,其反应如下:

该方法工艺流程短,设备投资少,国内研究者颇多。一步法研究的焦点是催化剂的选择和乙二醇的去除。浙江化工1,49(1989)报道了一步法工艺流程,由于其原料来源和工艺问题对一步法持否定态度。CN881056665.0公开了反应在200-2200进行,未介绍催化剂和具体流程,产品质量差。四川化工,3,45(1989)报道了采用钛酸酯及其与醋酸盐混合的催化剂,未介绍乙二醇排出方法的细节。该工艺的缺点是不能使用污染的废聚酯料,带油污,染料,TiO2及其它添加剂的废聚酯料,会影响产品质量。日本特开昭48-97831介绍了用废PET料与2-EH反应制DOTP,采用蒸馏精制,产品收率低,未涉及乙二醇去除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通过选择更合适的催化剂,改进乙二醇的排除方法和建立更合理的工艺流程,使整个操作更简便、合理、节能,使之能适合各种废聚酯原料,包括各种污染料以扩大原料来源,使制得的DOTP不仅收率高,而且性能好,能达到70℃级甚至更高温度级的电缆料的要求。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废聚酯料,2-EH和催化剂按比例加入反应釜,加热进行醇解和酯交换反应。同时,蒸出的乙二醇和2-EH混合蒸汽,通过一特制的分离器,进行分离。分出的2-EH返回釜中继续反应,乙二醇进行回收。反应毕,粗酯液乘热通入脱醇釜在减压下脱除未反应的2-EH,然后将粗酯液中和、水洗、过滤、脱水得到最终产品DOTP。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方法,对原料之一的废聚酯料没有特殊要求,各种废聚酯纤维,薄膜及边角块料,包括那些含油污、TiO2、及颜、染料和其它杂质的聚酯废料都可使用,对反应和产品质量影响不大。

酯交换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使酯交换反应进行完全,措施之一是其中一种原料必须过量。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比是:废聚酯料: 2-EH=1∶≥2.3(摩尔比)(聚酯的分子量按每个重复链节的分子量计算),以1∶2.3~3(摩尔比)最好。

由于一步法的醇解,酯交换反应同时进行,催化剂以既能促进醇解,又能加速酯交换的为好,本发明适用的催化剂有:钛酸酯、锆酸酯、二烷基,二对甲苯磺酸锡(通式为其中R为C4-C13的烷基),氧化亚锡、醋酸盐,铝酸钠等,前三种可单独使用或分别与后三种之一组成混合催化剂使用。催化剂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0.06-0.12%(重量)。

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70-230℃,以200-210℃为好。反应时间为4-9小时。

为使酯交换反应进行到底的另一措施是及时排除生成的醇-乙二醇。但在本反应中2-乙基己醇的沸点为185℃,而乙二醇的沸点为197℃。要想只蒸出沸点高的乙二醇,留下沸点低的2-FH是很困难的。为了达到分离乙二醇,保留2-乙基己醇的目的,本发明研制了一种专用的分离器,可以将两种醇类混合后澈底分开,分出的2-EH返回釜中继续反应,乙二醇进行回收。

图2为本发明所用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混合蒸汽导管,[2]为冷凝器,[3]为回流管[4]为筛板(也可不用),[5]为套管,[6]为溢流管,[7]为视镜,[8]为乙二醇出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成都有机硅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中心,未经化学工业部成都有机硅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