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架滚动轴承无效
| 申请号: | 91108051.1 | 申请日: | 199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7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赖登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登桂 |
| 主分类号: | F16C19/50 | 分类号: | F16C19/50;F16C3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41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轴承 | ||
本发明属一种滚动轴承。
现有的滚动轴承,除滚针轴承之外,一般都是有保持架的。保持架的作用是保持滚动体之间的间隔位置,避免滚动体与滚动体接触相碰。滚动体与滚动体在没有接触时,它们各自的转动方向是一致的。滚动体与滚动体一旦接触。它们在接角点上的运动方向正相反,因此发生冲击碰撞。所以,现今的滚动轴承都采用保持架。但是,保持架要靠滚动体推着转动,而滚动体是在自转,在滚动体和保持架的接触推动中就产生滑动磨擦。虽然这滑动磨擦不很厉害,但是轴承的转动次数太多,大频繁,滚动体的自转速度又很高,产生的滑动摩擦积少成多,运转到一定的时间以后,保持架和滚动体都被摩损了。保持架被摩损一点,关系不大,滚动体被磨损一点,就使滚动体和内外滚道不能紧密接触。不能紧密接触,就不能实行滚动,不能滚动就变成滑动。这种滑动摩擦一产生就非常厉害,因为是受径向压力的滑动。此后的滑动摩擦就很快增加,磨损也越来越厉害,以形成恶性循环。这样,轴承的性能很快就由滚动变为滑动了。滚动轴承也已变成滑动轴承了。
新轴承量初使用时,滚动体和内外滚道的接触是滚动摩擦,只有保持架和滚动体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这就说明滚动轴承滑动摩擦的起因是保持架。滚动体被磨损的起因也是保持架。假如没有这种保持架和滚动体之间的滑动摩擦,也就没有这种磨损,滚动轴承的滚动性能一定能保持更长得多的时间,因为滚动体磨损严重的原因是在滚动体被保持架磨损以后,要提高滚动体的滚动性能,提高滚动轴承的质量,首先必须消除,最初引起产生滑动摩擦,使滚动体磨损的因素,要消除因素,就要取消保持架。
现有一种锥滚子轴承,从表面看,它可以解决滚动体的磨损问题,滚动体被磨损一点,它可以把外圈套紧一些。但是因为锥滚子是锥形的,如果套得紧或刚好时,由高速产生强大的惯性力很容易把滚动体推压至比它自身小的地方而被压碎或卡死;如果套松了,重力必转到低处,即滚动体大的那端和滚道壁产生很大的摩擦阻力。所以,锥滚子轴承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提高滚动轴承的质量。
还有一种滚针轴承,它不能承受轴向负荷,只能在低速条件下使用。滚针轴承也没有保持架,但是它没有解决滚动体之间接触产生滑动摩擦等问题,综上所述,要保持轴承的滚动性能,必须取消保持架。但是取消保持架以后,怎样保持滚动体之间的间隔距离不产生滑动摩擦,这就是笔者所研究解决的问题。另有一种无架的滚道中滚子安排呈阶梯形结构的轴承,因其内、外圈阀方向运转,不合轴承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保持架又能实现全滚动的轴承。
附图说明:
图1是无架全滚动轴承的整体图,其不与内外滚道接触的中滚子直径大于与内外滚道接触的2个直径相等的滚子。
图2是各种滚动体直径都相等的滚子大小和个数的计算公式论征图。
图3是不与内外滚道接触的中滚子直径大于在内、外滚道上滚子直径的滚子大小和个数的计算公式论证图。
其在外滚道上外滚子和在内滚道的内滚子直径相等。
图4是包含直径等于内、外滚道径向距离的大滚子和中滚子、小滚子以及它们滚动方向示意图。
图5是滚子带齿的无架全滚动轴承的整体图。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A、是把滚道中的滚动体安排成:“器”字样的梅花形结构。
1、重型无架滚子全滚动轴承的结构。
重型无架滚子全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和直圆柱体滚子构成。滚子之间以器字形互相接触滚动。见图1,其内滚道和外滚道呈凹形。与内外滚道接触的滚动体是直圆柱体,在中间的不和内外圈接触,只与直圆柱体滚子接触的滚动体呈II形,即在圆柱体的两端加上比圆柱体直径大的圆形盖,使其不会滚到道外去。与内外滚道接触的两个直圆柱滚子之间是有间隙,不接触的。这样,按照轴承的转动方向,滚动体与滚动体就能一个推着一个地实行全面滚动。
2、重型无架滚子全滚动轴承,滚子大小的设计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登桂,未经赖登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8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口包装
- 下一篇:废弃塑胶皮分离回收的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