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性仿真革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1106374.9 | 申请日: | 199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6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鹏恭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姜明 | 
| 地址: | 25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性 仿真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物及动物内片皮表面涂布制造仿真革的方法,尤其是防水、透气性仿真革的制造方法。
随着纺织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以人造革替代价格昂贵的动物皮革,但目前人造革在制造工艺和使用性能和真革有很大的差距。如粘着强度、透气性、柔软性等,用现有技术制造的人造革制做的衣物,皮面发硬,不透气,时间长了,皮面容易开裂,这是人们对此类衣物不欢迎的主要原因。
目前,生产人造革的主要原料是聚氨脂类。如目前中国烟台合成革厂所生产的合成革,再如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申请号为86106969名称为“用于织物衬里的聚氨脂组合物和制备聚氨脂衬里织物的工艺”为了解决合成革的透气问题,有人采用针刺的方法,以制造人造麂皮如联邦德国卡尔·弗罗伊登贝格公司申请号为85101487名称为:“无仿材料合成革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6100185,名称为“拒水性织物涂层防水加工剂制法”的专利申请。
在上述文件记述中的以织物涂以化学涂层制备人造革的方法,以及目前合成革厂普遍采用的制造技术均存在有人造革制品的透气性,柔软性抗拨离性差,以及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且有些人造革还有一定的毒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柔软性、抗拨离性、无毒、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织物透气仿真革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透气性仿真革的制造方法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工艺过程如下:织物伸展→远红外线照射→第一遍化学组合物涂布→第二遍化学组合物涂布→远红外线照射→第三遍化学组合物涂布→远红外线照射→第四遍化学组合物涂布→干燥收革。
在上述工艺中,对织物的涂布遍数可根据对革的单位面积重要求增减。一般在3遍以上;特殊要求的革如鞋面革,可适当增加涂布遍数以增加单位面积量,增强抗磨性。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第一遍涂布液是含有氯丁~甲苯胶液100份,甲苯5~50份,JQ-2为3~10份,JQ-2的配方是含有甲苯100份,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5~25份,白碳黑5~50份的化学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第二遍涂布液是含有氯丁胶乳100份、六次甲基四胺0.3~10份,9%聚乙烯醇水溶液10~30份的化学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第三遍涂布液是含有氯丁胶乳100份9%聚乙烯醇水溶液10~40份、碳酸铵0.5~5份的化学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第四遍涂布液是含有丙稀酸~丙稀酸酯共聚乳胶液100份、9%聚乙烯醇水溶液10~30份,染料适量。
实施例:将需要制革的织物伸展后,在远红外线照射器下,以温度50~150℃下加热5~60秒后进行第一遍涂布,第二遍涂布后,再经过远红外线照射,温度时间同第一次加热照射相同。照射后,再进行第三遍涂布和第四遍涂布
各遍涂布液的化学配方如下单位份(重量)(表见文后)
本发明的仿真革制造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工艺简单,对织物的涂胶和远红外照射加热均可在工序上依次完成,制造出的仿真革可和真革一样涂打革油或鞋油。
本发明的仿真革与现有技术生产的人造革的各物理性能对照表附后。
第一遍涂布液配方份(重量)
1 2 3
氯丁~甲苯胶液 100 100 100
甲苯 5 25 50
JQ-2 3 5 10
JQ-2配方份(重量)
1 2 3
甲苯 100 100 100
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 5 15 25
白碳黑 5 25 50
第二遍涂布液配方份(重量)
1 2 3
氯丁胶乳 100 100 100
六次甲基四胺 0.3 0.6 10
9%聚乙烯醇水溶液 10 15 30
第三遍涂布液配方 份(重量)
1 2 3
氯丁胶乳 100 100 100
9%聚乙烯醇水溶液 10 25 40
碳酸铵 0.5 2.5 5
第四遍涂布液配方 份(重量)
1 2 3
丙稀酸~丙稀酸酯 100 100 100
9%聚乙烯醇水溶液 10 15 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鹏恭,未经孙鹏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