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革兰氏、抗酸和荚膜细菌染色试品无效
| 申请号: | 91106137.1 | 申请日: | 199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82A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桂荣;陈刚;汪芹;于柏英;李延军;王煜;朴文芝;杜小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皇姑区卫生防疫站 |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100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革兰氏 荚膜 细菌 染色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微生物检验试品。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细菌染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因为菌体微小,无色透明,不易观察。通过染色可观察到细菌构造,这对细菌鉴定起着重要作用。过去我国微生物实验室采用液体染液进行染色,染液一旦放置时间稍长,易干涸并析出沉淀物,或需过滤后使用,或作废。而且在使用染液的过程中,污染环境,很不卫生,很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菌染色纸片,以替代染液,它能有效地避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革兰氏染色试品
1.1 它的组成
将结晶紫溶液、碘溶液和沙黄溶液分别吸附到三张定性滤纸上,避光晾干,制成结晶紫纸片,碘纸片和沙黄纸片,这三种纸片和95%的乙醇组成了革兰氏染色试品。
1.2 使用方法
1.2.1 对46株标准菌株在37℃下,经24-48小时培养,制成标本涂片,火焰固定。
1.2.2 将结晶紫纸片置于标本涂抹面上,加2-3滴灭菌蒸馏水,染2-3分钟,水洗。
1.2.3 将碘纸片置于涂抹面上,加1-2滴灭菌蒸馏水,染2-3分钟,水洗,用95%乙醇脱色30秒水洗。
1.2.4 将沙黄纸片置于涂抹面上,加1-2滴灭菌蒸馏水,染2-3分钟,水洗、待干、油浸、镜验。
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粉红色,与使用染液染色完全相符。
2、抗酸染色试品
2.1 它的组成
将石碳酸复红溶液、3%的盐酸酒精和美兰溶液分别吸附到三张定性滤纸上,避光晾干,制成石碳酸复红纸片、盐酸酒精纸片和美兰纸片,这三种纸片组成了抗酸染色试品。
2.2 使用方法
2.2.1 选12株国际标准结核菌株,制成标本涂片,火焰固定。
2.2.2 将石碳酸复红纸片置于涂抹面上,加灭菌蒸馏水2-3滴,染6-8分钟,水洗。
2.2.3 将盐酸酒精纸片置于涂抹面上,染30秒,水洗。
2.2.4 将美兰纸片置于涂抹面上,加1-2滴灭菌蒸馏水,染2分钟,水洗、待干、油浸、镜检。
结果:结核菌呈红色,其它杂菌、细胞等呈兰色。因此与使用染液染色完全相同。
3、荚膜染色试品
3.1 它的组成
它是由沙黄纸片和墨汁组成。
3.2 使用方法
本染色方法是对细菌特殊结构-荚膜的染色,某些细菌在胞外形成粘液成明胶性质的胞外物质,通过对这些特殊构造染色,进行细菌分类、鉴定。
3.2.1 选用4株荚膜菌。
3.2.2 将1滴墨汁滴于玻片上,用连接环取细菌培养物涂抹在玻片墨汁内作标本涂片,待自然干燥,火焰固定。
3.2.3 将沙黄纸片置于涂抹面上,加1-2滴灭菌蒸馏水,染1-2分钟,水洗,待干、油浸、镜检。
结果:镜下背景是黑色,菌体呈红色,荚膜呈白色,与使用染液染色完全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便于贮存、运输等优点。
下面给出一个实施例:
1、革兰氏染色试品中的染色纸片:
将结晶紫溶液、碘溶液和沙黄溶液分别吸附到三张定性滤纸上,避光晾干,制成结晶紫纸片、碘纸片和沙黄纸片,然后裁成1.5cm×2.50cm,分别装入褐色塑料袋内密封。
2、抗酸染色试品:
将石碳酸复红溶液、3%盐酸酒精和美兰溶液分别吸附到三张定性滤纸片上,避光晾干,制成石碳酸复红纸片,盐酸酒精纸片和美兰纸片,然后裁成1.5cm×2.5cm,分别装入褐色塑料袋内密封。
3、英膜染色试品
将沙黄纸片裁成1.5cm×2.5cm,装入褐色塑料袋内密封,和墨汁一起,组成荚膜染色试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皇姑区卫生防疫站,未经沈阳市皇姑区卫生防疫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6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异变商标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烟叶发酵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