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米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105544.4 | 申请日: | 199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28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川东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川东 |
| 主分类号: | B03B5/00 | 分类号: | B03B5/00;A47J43/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洗米、赤豆或大豆或者用于使芋头等脱皮的装置。
在普通家庭洗米时,米和水被放入煮饭锅的可拆卸的盆中并用手搅动。
在冬季,由于水温低,使得许多家庭主妇的手皲裂。而且由于剥芋头的皮,还会使人手上出现皮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的清洗器。使用这种清洗器,米、赤豆、大豆和芋头可被清洗和剥皮而人不用接触它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的清洗器。用这种米的清洗器,在清洗结束时,可自动确定适于煮米的水位。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洗米或类似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容器,一个用于封闭该容器上开口的盖,该盖形成有多个小孔,一个供水管和喷水管。供水管通过该盖的中心延伸到容器中,而喷水管装在供水管的端部。
该喷水管可被固定,或者通过驱动马达或借助喷水的反作用力使该喷水管转动。
另外,设置虹吸管;它通过盖延伸到容器中以便从容器中排水,由此可保持水位达到适于煮米的高度。
当用本发明的米清洗器洗米时,预定量的米被放入盆中。装上盖后,连续供水。当喷水管通过驱动装置或喷射水的反作用力开始转动时,由喷射的水清洗米。清洗米用过的水通过各个小孔连续地流出,以便由新鲜的水所代替。
经预定的一段时间之后,停止供水。多余的水通过盖上的各个小孔排出。
当用第二实施例的米清洗器清洗米时,预定量的米被放入盆中,将位于入口侧的虹吸管的端部调整到相应于适于煮米的水位高度。
尔后,装上盖,连续地供水。由于水沿一个方向喷射,从而形成水流。这样,在搅动时米被清洗。水位逐渐升高直到盆充满了水。在这种情况下,洗米所用的水经虹吸管流出,这样可使新鲜的水能连续地流动。当虹吸管充满水时,产生虹吸作用。
经预定的一段时间后,停止供水。盒中多余的水由于虹吸作用自动排出直至达到预定的水位。水位降低时,空气通过盖上的小孔吸入盆中。
根据本发明,无需用手与米、赤豆、大豆、芋头等相接触,它们就可自动地被清洗或脱皮。
本发明自动化的特点可有效地利用时间。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多余的水可自动地排出。
这一特点在洗米时是十分方便的,因为适于煮米的水位可通过调节虹吸管的高度被自动地确定。
虹吸管具有一增大直径部分,该增大直径部分有一在出口侧设置的小直径部分。这样,无需增加水的供应,该虹吸管就可缩短排水的时间。
参考附图,从下面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目的将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盖和紧固体改进型的俯视图。
图4是显示其工作状态的该实施例的局部剖开的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虹吸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紧固带和接合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改进的虹吸管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10是另一改进型的侧视图。
图11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a是第三实施例的紧固件的侧视图。
图12b是该紧固件的仰视图。
〔第一实施例〕
图1和图2表示洗米装置。它与煮饭锅的可拆卸的内盆A一起使用。
有许多小孔11的盖10装在盆A上并通过具有凸出的中心部的紧固板14固定其上。孔11的尺寸小于米粒的尺寸。
在盖10的中心形成孔12以便安装其外圆周表面带螺纹的供水管20。
通过从两侧用锁紧螺母21a和蝶形螺母21b固定到盖10,供水管20可在任意所需高度固定就位。
喷水管30可转动地安装在供水管20的下端。其上端通过软管22连接到水龙头。
喷水管30包括一个可转动基座部分31和三个从基座部分31向下朝外伸出的管32。每一管32在一端封闭。在该端附近,与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喷水口32a。
盖10有用于安装排水管40的孔13。该排水管在其外圆周上有螺纹。与供水管20的固定方式相同,它也可以固定在任意所需高度上。软管41连接到排水管40的上端以便将用过的水送到预定的地方。
用该实施例的清洗器洗米时,预定量的米被放入盆A中并将盖10装到该盆上。将排水管40的高度调节到相应于适合煮米的水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川东,未经株式会社川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5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