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荷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板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1103762.4 | 申请日: | 199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4C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文;杨素玲;张会明;邢文武;许长洪;郑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第四八二厂 |
| 主分类号: | H01M4/23 | 分类号: | H01M4/23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永乐,詹祥京 |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荷式铅酸 蓄电池 极板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的名称是一种干荷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板处理工艺,属于铅酸蓄电池电极的制造方法。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干荷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板的处理工艺是:负极板化成后迅速浸入到水洗槽中,用流动的清水将含硫酸的极板冲洗至中性,然后浸入到50~60℃的硼酸饱和液或密度1.02g/cm3的丙三醇溶液中保持1~3分钟,取出后立即进行干燥。近几年,国外有不少公司研究这一水洗工艺,如特开昭63-121254,特开昭63-170849,但侧重研究的是水洗工艺中水的温度范围,水洗的时间等。
这种工艺存在的缺点是: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清水,排放大量含铅和硫酸的工业废水。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水的大量消耗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含铅和硫酸工业废水也会带来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干荷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板处理工艺存在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不用水洗的生产工艺,简化工艺,节约水资源,消除现有工艺造成的含铅和硫酸废水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工艺实现:将化成后出槽的干荷式负极板不用流动的水冲洗,而是出槽后迅速(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浸入一种重量浓度为3~15%的木糖醇或重量浓度为3~15%的丙三醇溶液中,保持10~60分钟后取出,立即送入带有循环风的干燥机中干燥,干燥机风速为2~5米/秒,干燥温度为80~130℃,时间为20~60分钟。干燥除用以上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干燥,如强冷风吹干,真空干燥机干燥等。
使用不同浓度木糖醇浸液的实施例如下:
木糖醇溶液 试验负极 负极板 首次干荷电起动(3倍率电流)
重量浓度 浸渍时间 板批号 PbO含量 放电时间 厂控标准 单格终止电压
3-348 3.09% 5分4秒 ≥3分30秒 1.5V
3% 15分 3-349 3.21% 4分50秒 ≥3分30秒 1.5V
3-350 3.55% 5分10秒 ≥3分30秒 1.5V
3-357 3.50% 5分 ≥3分30秒 1.5V
9% 30分 3-358 3.26% 4分45秒 ≥3分30秒 1.5V
3-359 3.49% 5分4秒 ≥3分30秒 1.5V
3-328 3.44% 5分27秒 ≥3分30秒 1.5V
13% 30分 3-329 3.79% 4分52秒 ≥3分30秒 1.5V
3-333 3.56% 5分26秒 ≥3分30秒 1.5V
使用不同浓度的丙三醇浸液实施例如下:
丙三醇浸液 试验负极 负极板 首次干荷电起动(3倍率电流)
浓度 浸渍时间 板批号 PbO含量 放电时间 厂控标准 单格终止电压
试-4 3.38% 5分
5% 15分 试-5 3.38% 4分45秒 ≥3分30秒 1.5V
试-6 3.26% 4分56秒
3-332 3.56% 4分52秒
10% 50分 3-336 3.33% 4分45秒 ≥3分30秒 1.5V
3-364 2.74% 5分14秒
3-356 3.08% 5分15秒
13% 30分 3-376 2.97% 5分10秒 ≥3分30秒 1.5V
3-371 2.87% 4分41秒
与现有的干荷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板工艺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按本发明工艺生产的负极板组装的电池经船舶总公司蓄电池检测站检测,各项性能均高于GB5008-85要求,结果见下表。
干贮存半年 干贮存一年
电池型号(编号) 60A-120 60A-120 60A-120 60A-120 JB5008-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第四八二厂,未经国营第四八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3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的配合装置
- 下一篇:利用数字信号分频带编码的数字传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