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脲润滑脂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91102260.0 | 申请日: | 199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2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君荣;黄精忠;席瀛;杨文毅;杨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油料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0M133/16 | 分类号: | C10M133/16;//;10750;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脲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低温、塑料、橡胶及长期运转条件下润滑用的聚脲润滑脂组合物。
众所周知,聚脲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胶体安定性、抗水性及氧化安定性,它通常是由胺类与异氰酸酯反应制成,采用二元胺和二异氰酸酯可以制成脲基数高于二的聚脲润滑脂,目前,大部分聚脲润滑脂采用的是二、三、四脲结构的其中一种:如美国专利4,115,284为双脲组成,美国专利4,661,276为四脲组成。四脲的稠化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低粘度油,而双脲的高温性相对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高低温性和长期运转性能的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充分发挥了两种脲在性能上的互补作用,即使润滑脂具有较好的稠化能力和满意的高温性能。
本发明的润滑脂组合物包括稠化剂和基础油,该稠化剂是通过控制工艺,现场直接制备的二脲、四脲的混合脲,而并非二脲、四脲的简单混合。
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R1、R3是一元胺的烃基部分,R是异氰酸酯的烃基部分,R4是二元胺的烃基部分。该稠化剂具有三个基础组分:
A:一元胺类(R1NH2、R3NH3)它可以是C5~C30的伯胺、仲胺或酰胺,最好是C3~C35的伯胺,如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等,其中R1、R3为C5~C30的烃基,它们的碳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B:二元胺类:R4(NH3)2它可以是C5~C30的二元胺,最好是C2~C20的二元胺,如乙二胺、己二胺、邻苯二胺等,其中R4为C2~C30的烃基。
C:异氰酸酯类:R2(CNO)0(n=1,2)它可以是C6~C18的二异氰酸酯或部分单异氰酸酯,最好是C8~C16的二异氰酸酯,特别可以选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本发明不能单独选用单异氰酸酯,其中R2为C6~C18的烃基。
本发明中二脲∶四脲的摩尔比可以从0.5∶1~4∶1,最好是0.5∶1~1.5∶1,当摩尔比低于0.5时,稠化能力相对不足,当摩尔比高于4时,润滑脂的综合高温性能降低。
组分A∶B∶C的摩尔比决定于二脲∶四脲的摩尔比,而总胺基组分与总异氰酸基组分的摩尔比应等于1。
本发明使用的润滑基础油可以是从各种已知的矿油、合成润滑油中选择,通常选用矿油、合成烃、聚硅氧烷和酯类油等,最好是从矿油、合成烃和聚硅氧烷中选择:润滑脂基础油可以具有50℃下5~400厘斯的运动粘度、最好是8~200厘斯,润滑油的用量为60%~97%(重量),最好为80%~92%(重量)。
本发明的润滑脂组合物中,稠化剂用量可以为3~40%(重量),最好是8~20%(重量),稠化剂用量低于3%(重量)时稠度不足,超过40%(重量)时,润滑脂组合物过硬,不宜使用。
本发明的润滑脂组合物对各种常用添加剂如抗氧剂,极压剂和抗腐蚀剂等有很好的适应性,因此,根据需要该润滑脂组合物可按通常的用量含有各类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油料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油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2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