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橙皮中提制果胶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1100783.0 | 申请日: | 199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3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敬齐;叶晓红;黄志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A23L1/0524 |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城威,陈成海 |
| 地址: | 52404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橙皮 提制 果胶 方法 | ||
本发明属一种从橙皮中提制果胶的方法。
从柑桔类果皮中提制果胶,几乎都采用卢培岩和杨大川等人的一般方法(食品科学,1983年第11期P22-26与P34-39),将柑桔类果皮切碎,用冷、热(50-60℃)水预处理,除去果皮中的糖、有机酸、色素等水溶性物质,然后用无机酸溶液,在搅拌下加热提果胶,再用离心机等过滤除去未溶解的皮渣,就可以得到液体果胶;将此胶液用活性炭等脱色精制,再经浓缩、沉淀、干燥、粉碎等工序,就可以得到粉末状成品果胶。
采用上述一般方法提制的成品果胶,胶凝度低,灰分高,技术质量指标达不到要求。同时收率较低,成本较高,并且液体果胶脱色精制过滤时十分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采用无机硫的化合物水溶液浸泡原料和用大孔吸附树脂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精制液体果胶的方法,省去活性炭脱色精制,解决过滤困难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灰分含量,提高果胶的胶凝度等果胶的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并且提高胶得率和降低成品果胶的成本。
本发明的工艺技术方法是,将已切碎的、预处理好的橙皮原料,用占总加酸量的0.1-50%(体积比),最好为1-30%的无机硫的化合物水溶液浸泡,接着用无机酸调节酸度达到所需要的PH值或者将所需要无机硫的化合物和无机酸一起加入预处理好的、并已调入所需水量的橙皮原料中,在搅拌下加热水解提取果胶。然后,用涤沦布或离心机过滤除去皮渣,将精滤后得到的果胶溶液用大孔吸附树脂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20-30分钟而实现脱色精制的(液体果胶∶树脂=100∶5-25(重量比))。最后经浓缩、沉淀、干燥、粉碎过筛等则可得到色泽浅、胶凝度高的粉末状成品果胶。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提制的果胶为高质量果胶,色泽灰白,胶凝度为150-200°,灰分<2%,干燥失重<10%,PH=2.8±0.2,砷含量<0.0002%,重金属含量<0.0008%。
2、本发明工艺简化,操作方便,胶得率比一般盐酸法可提高10%以上,成品果胶生产成本降低20%左右。
3、本发明所提制的成品果胶粉,贮存质量稳定,密封贮存于干燥低温环境一年,胶凝度降低少于7%。
4、本发明所提制的成品果胶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轻工化妆品工业中。
本发明的实施设备均为常规设备。
实施例:
将100克干燥橙皮经热水复水,切碎,热水浸泡,流水漂洗干净,滤干后,加入1500毫升去离子水,按照占总加酸量的1-30%加入无机硫的氧化物水溶液,接着加入少量磷酸和用盐酸调节酸度达到PH2.0左右,在搅拌下加热至88-95℃保温40分钟水解提取果胶。然后,用涤沦布或离心机过滤除皮渣,便可得到液体果胶。可在皮渣中加入600毫升去离子水,再提胶一次。按液体果胶量加入5-25%(重量比)的大孔吸附树脂与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量20-30分钟过滤,精滤后就可以得到色泽浅淡澄清的液体果胶。最后,经浓缩、酒精沉淀、滤干、干燥、粉碎过筛则可得到13.5克粉末状成品果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未经华南热带作物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0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装饰图案的模壳
- 下一篇:松香连续生产除渣方法及松香连续生产自动除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