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一次后即报废的医用注射器在审
| 申请号: | 91100691.5 | 申请日: | 1991-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24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莫钊;赵少俊;陈燕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钊;赵少俊;陈燕环 |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兆先,林道棠 |
| 地址: | 529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一次 报废 医用 注射器 | ||
1、一种一次使用后即报废的医用注射器,它包括一个在其前端中部带有针头接口的注射器筒,一个在该注射器筒内与其密封滑动配合的注射器活塞和一根与该注射器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在该注射器活塞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带槽缝的弹性卡头,在该注射器筒与该卡头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其直径小于针头接口内径的注射孔,该缝和注射孔的尺寸以及弹性卡头的形状及尺寸是这样设计的,即当推进活塞时,该弹性卡头可顺利通过该注射孔,并在其通过该孔时,注射液仍可流过注射孔;而在使用一次后欲将活塞杆往回抽动时,弹性卡头因回弹而被该孔卡住,从而无法通过该孔回到该注射器筒内;所述活塞杆是空心杆或者所述活塞杆仅在其与活塞相连接的一端是空心的,在该杆的空心部分设有与活塞杆空腔连通的径向小孔;活塞顶部与弹性卡头连接的地方设计成在往回拉动活塞杆时会因弹性卡头被卡住而易于破坏,以致造成注射器筒内活塞前部腔体与活塞后部腔体连通和/或与大气连通而无法抽取注射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头是由一个其锥底面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注射孔直径并小于所述针头接口内径的锥体和一个将该锥体与所述活塞顶部相连且其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注射孔直径的支撑杆构成,其上所述槽缝从锥体延伸到该支撑杆范围内,它沿径向分成宽窄不同的两部分,以便在弹性卡头通过所述注射孔而使窄缝部分重合时,注射液仍可通过宽缝部分从该注射器筒内被挤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头是由一个其锥底面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注射孔直径并小于所述针头接口内径的锥体和一个将该锥体与所述活塞顶部相连且其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注射孔直径的支撑杆构成,其上所述槽缝从锥体延伸到该支撑杆范围内,在所述锥体的外缘上设置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纵向凹槽,以便在弹性卡头通过所述注射孔而使所述槽缝重合时,注射液仍可通过所述凹槽从该注射器筒内被挤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头是由一个其锥底面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注射孔直径并小于所述针头接口内径的锥体和一个将该锥体与所述活塞顶部相连且其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注射孔直径的支撑杆构成,其上所述槽缝从锥体延伸到该支撑杆范围内,在所述注射孔的周边设置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纵向凹槽,以便在弹性卡头通过所述注射孔而使所述槽缝重合时,注射液仍可通过所述凹槽从该注射器筒内被挤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是圆锥体,所述槽缝位于该圆锥体的对称面。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头最好与活塞是一整体件,所述活塞顶部与所述弹性卡头连接处冲制有一未穿透的U形切缝,以形成一U形块,在一次使用后若往回抽动活塞杆,活塞顶部会因所述卡头被所述注射孔卡住而在U形切缝处被撕裂。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部有一与活塞杆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弹性卡头下端带有一块形状可以完全盖住该活塞通孔的薄片,该薄片连同该弹性卡头一起密封地连接在活塞顶部上;在使用一次后,若往回抽动活塞杆,卡头会被注射孔卡住以致连同该薄片一起从活塞顶部上被撕下或使该薄片发生破坏。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顶部有一与活塞杆空腔连通的通孔,在该通孔和所述弹性卡头的下端分别制有几圈螺纹,以便将卡头密封地拧在活塞顶部的通孔内,如果在卡头被注射器筒上的注射孔卡住时往回抽动活塞杆,该弹性卡头将被拔离该活塞通孔。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筒具有一个带有通孔的底壁,所述活塞杆设置有一环绕活塞杆的凸缘,其位置处在当所述弹性卡头刚好进入活塞筒上的注射孔时,其刚好推进到注射器筒底壁上的通孔,以便提示使用者稍为加大推力,将所述凸缘推入注射器筒内,从而将所述卡头推过注射孔。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设置有一防误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钊;赵少俊;陈燕环,未经莫钊;赵少俊;陈燕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06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硅大功率交直流电功率转换电路
- 下一篇:加碳叶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