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种植水稻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1100235.9 申请日: 1991-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31483C 公开(公告)日: 1996-04-10
发明(设计)人: 宋祥甫;应火冬;朱敏;吴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G16/00
代理公司: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0006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上 种植 水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一种水稻的无土栽培技术,主要是指水稻的水培技术。

最早较大规模利用无土栽培法进行植物营养研究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格里克教授(1929年),而真正受到世人重视并应用于生产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的一些州相继建立了较大的商业性水培场,且很快扩展到许多国家。但到目前为止,植物的水培设施都还是建立在陆地上,其设施主要包括具通风、透光条件的温室、载植床、培养液槽以及增氧设备。其具体的种植方法及优点,也为一般的农业技术人员所熟知,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一次性投资大;2)某些病虫害传播快;3)营养液的配制和供应较为复杂;4)基础条件要求高,如不能停电、停水等,因而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上无土栽培法一般只是用于蔬菜、花卉的种植,而种植水稻只能作为一种基础研究的手段,由于上述原因,根本无法用于大面积种植水稻。利用自然水域种植水稻更是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人增地减的状况,开辟一种在自然水域,如湖泊、水库,山塘、鱼塘及河道等种植水稻的方法。

经多年的大量试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具有浮力大、质轻、不污染水质等特点的化学材料板作为浮体,其容重小于500kg/m3,一般为:15~100kg/m3,比如采用泡沫塑料板为浮体。根据水稻生长特点,在浮体上设置固植孔,水稻秧苗植入固植孔内,并将浮体漂浮在水面上。

浮体贴水面上制有横竖交叉并与固植孔连通的通气沟,通气沟直通到浮体的边界,以保证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足够氧气,在水稻秧苗植入前,最好事先将秧苗根部包裹,包裹材料一般采用海绵。根据水稻生长要求,所需肥料以多元长效复合肥料靠上部施入为宜,可以在包裹秧苗根部的同时,夹在海绵里,也可以在植入后施于包裹秧苗根部的海绵上。

本发明开辟了在自然水域种植水稻的新技术,种植成本较以往水培法大大降低。充分利用了自然水域,既发展水上种植,又不影响水下养殖。且利用该方法种植水稻,不怕旱、涝,节水节能,实用方便,农户易于接受和具潜在的推广应用前景。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按上述方案,以厚度为3~5cm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浮体,按行株距20×12.5cm打直径为5cm的圆形固植孔(打穿)。选用籼型杂交水稻协优46组合,播种量为15kg/亩,移栽时秧苗叶龄7~8,带蘖率100%,每栋带蘖2~3个,秧苗根部用海绵包裹后固植于浮体的固植孔内,多元长效复合肥料在秧苗插入后施于包裹秧苗根部的海绵上泡沫塑料板用凵形钉连成长块漂浮于水面上,为防止浮体乱漂,用木桩加以定位。生长后期,再辅以根外追肥,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乃至成熟,经过反复试验,其亩产达到496kg/亩的较高产量。水上水稻与水田水稻的经济性状、生育情况见下表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0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