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变结构控温仪无效
| 申请号: | 90226332.3 | 申请日: | 199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8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涂深俊;龚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机械自动化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D23/32 | 分类号: | G05D23/32 |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 地址: | 435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结构 控温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微机特别是MCS-51单片机为硬件,结合现代控制理论的模型辨识变结构方式而设计的智能控温仪表。
现有的控温仪表主要有采用PID控制算法的模拟式控制仪表,虽然这些仪表在结构上各有不同,但由于采用PID算法总是存在下述的几个问题:
1.PID控制参数随温度给定值,对象的工况不同而异,需在工业现场反复调试整定,很难保证系统的动静态品质。2.系统的动态性指标不能同时满足最优。3.系统的鲁棒性差,当系统受到扰动时,收敛速度较慢,稳定性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新型智能仪表。其总体思想是:考虑到变结构系统具有鲁棒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工程实现等优点,选定本系统的控制模式为变结构控制,变结构系统理论(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是由英国John Williom于1976年提出并在《IEE》杂志刊出,目前还没有成熟适用的工程算法,更没有将该理论运用于温控仪表领域,变结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建立系统滑动模态方程。滑动模态方程中的滑模系数,对调节对象的特征参数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要实现自适应功能必须完成在线辨识,选择辨识模型是并健因素之一。从MCS-51单片机有限硬件出发考虑到变结构系统对参数变化不敏感的特点,本系统选用降低辨识精度要求的技术方案,从少量原始数据出发,进行在线滚动建模。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和控制方式
对于温度系统,其微分方程为:
T1T2+(T1+T2)+e=yr-Ku (1)其中T1、T2为系统慢性,T1>>T2e-温度偏差、yr-给定温度、U-输出、K对象增益
运用变结构控制:
S=+αe (2)
S=0叫系统的滑动模态方程,系统收敛的充分条件为 S<0,其中S=+αe,α为待定系数,与对象特性参数有一定联系,我们经过一定的实验数字仿真及理论推导可得出最佳α整定
α= (T1+T2)/2 (4)
采用成熟的最小二乘辨识算法,辨识出:
(n)1y(n-1)+2y(n-2)+U(n) (5)
将(1)式化成差分方程与(5)式比较得:
α=-(1+ (a1)/(2a2) ) (6)
这就是整定α参数的具体算式,使辨识与变结构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自适应控制。
本实用新型控制方案包括两种调节回路:
1.主调节回路:根据用户键入的工艺阶梯曲线进行闭环控制,此处与常规闭环控制不同之点是:调节器选用变结构调节器。
2.辅调节回路:根据历次采样数据:y(K)、y(K-1)…… y(1)及历次控制输出数据:U(K)、U(K-1)……U(1),启动辨识软件包进行在线滚动建模,实现对增益,各阶惯性常数,滞后等特征参数的辨识,然后根据第二次性能指标函数(如调节时间准最优、超调量等。)对滑模系数进行整定,实现自适应控制。
其控制原理图2清楚给出。本设计硬件选用MCS-51单片机构成系统,内存配至为16KROM、8KRAM根据控温范围及精度,A/D转换选用12位。为提高硬件抗干扰能力,设计了WDT监视电路及RAM区停电记忆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设计结构及控制方式。
图1为本设计之硬件框图;
图2是设计控制框图;
图3、4、5、6为本设计之一典型实施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机械自动化研究所,未经黄石机械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6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高压跌落式负荷开关
- 下一篇:磁元教学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