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列式制瓶机双芯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0224837.5 | 申请日: | 199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8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梅;郑可有;伊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世忠;郑可有;李凤梅 |
主分类号: | C03B23/045 | 分类号: | C03B23/045;C03B23/07 |
代理公司: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来伏 |
地址: | 13300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列式 制瓶机双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瓶机吹制机构。
目前国内外制瓶机吹制机构多采用单芯机构和吹一吹法制瓶工艺,单芯机构是由芯子和套筒构成,芯子通过芯子夹环和芯子接头相接,芯子接头通过螺纹和活塞固定成一体,借助压缩空气的压力来实现芯子的上下往复运动,套筒被置于活塞体内,通过封套和弹簧把套筒紧紧的置于活塞体内,套筒借助于弹簧的伸张力和压缩空气的压力,实现上下往复运动,芯子和套筒均被置于气缸上盖内腔中的缸体内,其上端依次设置有口模和口模托盘,并与制瓶机口钳相接,采用这种单芯机构制做的玻璃瓶,因重热时间短,玻璃瓶均匀度较差,制瓶时需要等待瓶口完全成型后才能进行倒吹气,如果倒吹气时间过早,瓶内口将产生严重的喇叭口或瓶内口凹口,同时加之于补气时间过长,也将导致雏形表面有皱纹和瓶身中部出现两接头,上述弊病是制瓶行业长期以来难以得到解决的疑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列式制瓶机双芯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外芯气缸被镶嵌在气缸上盖的内侧,封气套筒气缸和气缸上盖相固定,封气套筒气缸缸盖和封气套筒气缸相固定,封套7与封气套筒气缸缸盖相接,外芯活塞和外芯相接,封气套筒活塞和封气套筒相接,内芯活塞和外芯活塞以及封气套筒活塞依次相套接,并分别与内芯气缸和外芯气缸以及封气套筒气缸构成滑动连接,在气缸上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分别与外芯气缸22的顶侧和底侧相通,在气缸上盖的另一侧设置一个压缩空气通道,和封气套筒气缸15的底侧相通,另外在封气套筒气缸的一侧设置一个压缩空气通道,通过封气套筒气缸缸盖和封气套筒气缸的顶侧相通。
本实用新型因由内芯和外芯以及封气套筒构成,它可以任意调整制瓶工艺,为延长重热时间,内芯可提前下行,倒吹气随之提前进入雏形瓶内,克服了玻璃瓶内口喇叭口,玻璃瓶内口凹口,瓶身两接头以及瓶身不均匀等弊病,瓶内口合格率达到100%,瓶重量明显下降,每支玻璃瓶的重量由原来的325克降至295克,重容比达国际水平。节省原材料和燃油。提高产品合格率3%~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结合附图做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和工作状态图。
外芯气缸20被镶嵌在气缸上盖22的内侧,装有密封圈16的封气套筒气缸15通过内六角螺栓14被固定在气缸上盖22上,装有密封圈9的封气套筒气缸缸盖10通过螺栓被固定在封气套筒气缸的内缘处,封气套筒气缸缸盖10,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具有通气孔的活塞21通过螺纹和内芯接头17固定成一体,内芯接头17通过内芯夹环13与内芯3构成一体。装有活塞环18和密封圈19的外芯活塞8通过外芯夹环6和外芯4构成一体,设置有密封圈和活塞环12的封气套筒活塞11与封气套筒5镶嵌成一体,活塞21和外芯活塞8以及封气套筒活塞11依次相套接,并分别和内芯气缸、外芯气缸20以及封气套筒气缸15构成滑动连接,在封气套筒气缸15的下端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26和在气盖上盖22的一侧设置有压缩空气通道24,分别和外芯气缸20的底侧和顶侧相通。在气缸上盖22的另一侧设置一个压缩空气通道25与封气套筒气缸15的底侧相通,另外在封气套筒气缸15的一侧设置一个压缩空气通道23,通过封气套筒气缸缸盖10与封气套筒气缸15的顶侧相通。口模托盘2和口模1构成一体,并与封气套筒5相接触。气缸上盖22通过导板与制瓶机机座相固定。工作原理,压缩空气分别通过内芯气缸的压缩空气通道和封气套筒压缩空气通道25以及压缩空气通道24,进入内芯活塞气缸、封气套筒气缸15以及外芯气缸20的内腔,分别推动活塞21、封气套筒活塞11以及外芯活塞8向上运动,并同时推动内芯3、封气套筒5以及外芯4向上运动。当料滴进入雏型模后,将压缩空气通过扑气支架上的通道向雏型模内扑气。待瓶口成型后,压缩空气分别经过压缩空气通道26和23,以及内芯压缩空气通道进入外芯气缸20和封气套筒气缸15及内芯气缸的内腔,依次推动活塞21、外芯活塞8以及封气套筒活塞11相继向下运动,并依次带动内芯3、外芯4以及封气套筒5相继向下运动。压缩空气经过活塞21的内腔通气道及内芯通气孔向雏形料泡进行倒吹气,待雏型成型后,雏型将随口钳翻转180度进入成型模。雏型料泡在成型模内最终吹制成型。经过输瓶机运置退火炉进行退火、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世忠;郑可有;李凤梅,未经伊世忠;郑可有;李凤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4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