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手暖炉无效
申请号: | 90223444.7 | 申请日: | 1990-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发明(设计)人: | 倪樟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樟根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H05B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暖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用具。
目前冬季使用的取暖用具多为烫婆子,烫婆子注水麻烦,且易渗漏,热量散失太快。近年来也有采用燃料发热的怀炉,但取能不便,也未能较好地处理燃料的透气供氧与保温之间的关系,温度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能方便、保温时间长、温度稳定、便于携带的暖炉。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内装有保温体2,保温体2的封闭的内腔里装有蓄热体3,蓄热体3内部装有电发热件4,控温件5,控温件5串接在电发热件4的供电线上,氖灯6并接在电发热件4两端。为防止电发热件4与蓄热件3之间的热传导不均匀影响控温件5的感温准确度,控温件5的感温元件部分与蓄热体3隔热,悬空安装在蓄热体3内部的空腔8内,从空腔8的空气中感温。当插上电源时,电发热体4开始发出热量,使蓄热体3温度升高,贮入热量,同时氖灯亮,指示通电状态,当蓄热体3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控温件5断开供电线,氖灯灭,即可拔下电插火取暖。此后热量不断缓慢地从蓄热件3透过保温体2到达壳体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获取能源方便,保温时间长,一般只要通电3~5分钟,即可脱离电源连续保暖2小时左右,经济实用而且温度稳定,便于携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3是双金属触点的示意图。
参照附图:壳体1内装有保温体2,保温体2的封闭的内腔里装有蓄热体3,蓄热体3内部装有电发热件4、控温件5,控温件5串接在电发热件4的供电线上,氖灯6并接在电发热件4两端。为防止电发热件4与蓄热体3之间的热传导不均匀影响控温件5的感温准确性,控温件5的感温元件部分与蓄热体3隔热,悬空安装在蓄热体3内部的空腔8内,从空腔8的空气中感温。当插上电源时,电发热体4开始发出热量,使蓄热体3温度升高,贮入热量,同时氖灯亮,指示通电状态,当蓄热体3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控温件5断开供电线,氖灯灭,即可拨下电源插头取暖。此后热量不断缓慢地从蓄热件3透过保温体2到壳体1供暖。
外壳1可用金属或耐热塑料制成,控温件5是双金属触点,通过联接片10装在蓄热体3上,并通过隔热件9与蓄热件3隔热,双金属片悬在空腔8内,控温件5也可用一个PTC元件。保温体2采用热传导系数较小而电绝缘性能良好的硅酸铝纤维或超细玻璃棉制成,其厚度可选取在6~20毫米。蓄热体3采用高比热容材料如铝、铁、陶瓷、耐火泥制造。电发热体4可用电热丝或PTC发热件制成。插头7安在壳体1上,并接通电发热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樟根,未经倪樟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3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