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细自聚焦内窥镜无效
| 申请号: | 90222783.1 | 申请日: | 199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23/06 | 分类号: | G02B23/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伯勋,任越 |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聚焦 内窥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内窥镜技术领域,是对内窥镜光学头内部结构的改进。
自聚焦内窥镜在医学、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硬式自聚焦内窥镜光学头内部的传统结构是,用内套管将物镜和中继透镜包起来,达到光绝缘的目的,外套管再将内套管及传光纤维束包起来。这种结构使得光学头的外径加大,一般都在1毫米以上。世界著名的日本奥林巴斯厂生产的内窥镜系列,其最小的外径为1.7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光学内部的结构,制作出直径小于1毫米的超细自聚焦内窥镜。用它来观察小于1毫米的人体泪道、关节腔及工业深孔等。因此,超细自聚焦内窥镜在医学和工业等方面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光学头采用单套管的方法制成超细内窥镜,即取消了传统的内套管,而在物镜和中继透镜与传光束之间用薄膜涂层替代内套管起光绝缘作用。薄膜涂层可采用黑色胶或是涂碳,其厚度5-10微米。由于废弃了内套管,所以可制成直径小于1毫米的内窥镜,其工作长度(即插入人体或深孔的长度)可以大于75毫米。
附图1为改进后的光学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保护片,为自聚焦物镜,3为自聚焦中继透镜,4为外套管,5为薄膜涂层,6为传光纤维束。改进后的光学头是这样制做的,选用大数值孔径自聚焦透镜作内窥镜物镜,用小数值孔径自聚焦透镜作中继透镜,物镜与中继镜之间用光学胶胶为一体,在其园柱表面涂上薄膜涂层,将传光纤维束排布在其周围装进外套管内,待涂层胶固化后,端面研磨抛光,再装入内窥镜机体内。工作时,冷光源经传光纤维束将光照明被观察的目标,以供人眼观察或记录。
实施例:
采用直径0.6毫米的自聚焦棒作为物镜和中继镜,薄膜涂层用黑色胶涂10微米,用玻璃传光纤维束导光,按上述方法制作的超细自聚焦内窥镜,其工作外径(光学头)为0.95毫米,工作长度为85毫米,视场角为45°,目视分辨率为130对线/毫米,已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部门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2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