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式门铃、门灯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0222518.9 | 申请日: | 199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玉江 |
| 主分类号: | H03K17/00 | 分类号: | H03K17/00;H05B39/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3015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式 门铃 门灯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式门铃、门灯自动开关。
目前使用的门铃开关都是有触点的按钮,其电源采用干电池。门灯开关一般使用的是有触点的拉线开关。接通开关灯亮,关闭开关灯灭,故操作比较麻烦。这种门铃、门灯由于需触动按钮或拉动拉线才能接通门铃或门灯开关,而且门铃、门灯又是分别操作,在夜晚时,还需寻找门铃按钮或门灯拉线,因此给人们带来不便。特别是在接通门灯开关后,如果忘记关闭,灯就一直亮着,因而浪费电能。
为了克服现行拉线门灯容易浪费电能的缺点,最近出现了一种电子延时开关,它包括整流、延时或定时机构及执行电路。220V交流电压经整流降压后,变为直流低压供给延时,定时和执行电路,从而使门灯开启,并在一定时间内自行熄灭。这种电子延时、开关延时时或定时机构是由晶体管、电阻、电容构成,执行电路也单纯采用继电器,其可靠性和延时准确性较差,而且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具有控制门铃和门灯双功能的触摸式电子开关。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结构如下所述:它由电源供给电路(1)、信号接收定时电路(2)、门铃供电电路(3)、门灯执行定时电路(4)、光控电路(5)、灯光电路(6)和外壳(7)组成,220V交流电压经电源供给电路(1)降压、整流后由其输出端输出直流电压供给信号接收定时电路(2)、门铃供电电路(3)、门灯执行定时电路(4)和光控电路(5),信号接收定时电路(2)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到门灯执行定时电路(4)和门铃供电电路(3),光控电路(5)接收光信号时,其输出端输出电信号到门灯执行定时电路(4)输入端,并使它截止;光控电路(5)不接收光信号时,它输出的电信号使门灯执行定时电路(4)导通,从而使其输出端输出电信号到灯光电路(6)输入端,促使它导通,整个电路均安装在外壳(7)中。
上述的电源供给电路(1)包括电源变压器B、4个二极管D1~D4、电解电容C1,其中D1~D4构成桥式整流器,此桥式整流器D1~D4的正、负输出端分别与C1正、负极相联,其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电源变压器B次级线圈两端联接。信号接收定时电路(2)由电位器W1、2个电阻R1、R2、电解电容C2和时基集成电路块IC1组成。W1固定接点和滑动触点接直流电源正极,即电源供给电路(1)中桥式整流器正输出端,其另一固定接点经R1与IC16、7脚和C2正极相联,R2两端分别接直流电源正极和IC12脚,它们的联接点接传输线一端,传输线另一端接门金属拉手(14)。门铃供电电路(3)包括2个电阻R3、R4、三极管BG1、电解电容C3、稳压管DW,R3一端接信号接收定时电路(2)的输出端,即IC13脚,其另一端与BC1基极相联,此外BG1基极经反向的DW接直流电源负极,即电源供给电路(1)中桥式整流器负输出端,BG1集电极通过R4与直流电源正极联接。门灯执行定时电路(4)由集成电路块IC2、三极管BG2、2个二极管D5、D6、电位器W2、3个电阻R5、R6、R7、电解电容C4和继电器J组成。R3一端接信号接收定时电路(2)中IC13脚,其另一端接BG2基极,BG2发射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即电源供给电路(1)中桥式整流器负输出端,BG2集电极通过R6接直流电源正极,R6与BG2集电极相联后接IC22脚,IC23脚与D5正极联接,D5负极则与D6负极和J线圈一端相联,J线圈另一端 D6正极接直流电源负极,W2一固定接点与滑动触点和直流电源正极联接,W2另一固定接点经R7与IC26、7脚和C4正极联接,C4负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光控电路(5)包括2个三极管BG3、BG4、光敏电阻GZ和3个电阻R8、R9R10,R8一端经GZ与直流电源负极联接,R8另一端则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联,R8、GZ联接点接BG3基极,BG3集电极和BG4基极及R9一端联接,R9另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BG4发射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其集电极接IC24脚和R10一端,R10另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灯光电路(7)由继电器J常开触点、拉线开关K和灯泡L组成,J常开触点与K并联后与灯泡L串联,然后接在交流220V电源上。外壳(7)上装有4个接线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玉江,未经杨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2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炉排高效节能茶炉
- 下一篇:手摇绕线机的简易排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