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式焦炉组合密封顶盖无效
| 申请号: | 90221886.7 | 申请日: | 199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9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宁;焦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次市昌盛焦化厂 |
| 主分类号: | C10B25/24 | 分类号: | C10B25/24 |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阎蕊香 |
| 地址: | 0306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焦炉 组合 密封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焦炉顶盖,具体涉及一种箱式焦炉的组合密封顶盖。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箱式焦炉顶盖多以在炉中的炼焦煤上摆设一层耐火砖,而后在其上面覆盖炉渣加以保温。这种炉顶不仅在铺设过程中费工费力,而且在炼焦过程中,常因焦煤结焦收缩下沉而导致该顶盖塌陷,从而出现下述问题:
(1)、密封层被破坏,炉内烟尘四起,污染了环境,且焦炭可能出现“化焦”现象;
(2)、炉渣漏入焦煤中,使焦炭灰分增大,又因保温层的破坏,使炉温不均匀,导致焦炭成熟不一致影响了焦炭的质量;
(3)、顶盖的破坏使炉温下降,加长了每炉的生产周期(平均周期为192小时),影响了焦炭的产量;
(4)为补救上述出现的问题,工人们需随时用炉渣堵洞,加大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任务是为堵绝上述箱式焦炉塌顶所引起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顶盖,其结构简单,造价也不高,但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可靠,不会出现顶盖塌陷,从而消除了污染、“化焦”现象;减少了焦炭灰分,焦炭成熟一致,提高了焦炭质量;保证了炉温,缩短了生产周期(平均生产周期为144小时,缩短了48小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经济效益。
本顶盖是通过下述措施实现的,它包括数根倒T形铸铁梁,数块异形耐火砖和数块方形耐火砖,该倒T形铸铁梁的长度与箱式焦炉的宽度相匹配,以能稳固地架设在焦炉炉壁上为准,梁的两端各设一孔,供提起梁时使用;该异形耐火砖顶部开有T形槽,槽的大小与铸铁梁的T形大小相匹配,异形耐火砖的底部与T形槽同向的两边各设一凸棱。将几块异形耐火砖以其T形槽穿于铸铁梁的T形上,组成一组小顶盖;两组小顶盖之间的异形耐火砖凸棱上盖方形耐火砖,这样数组小顶盖和数块方形耐火砖便构成了箱式焦炉的整体顶盖,在整体顶盖的各方形耐火砖上覆盖一层密封保温层。
使用本顶盖盖焦炉时,将各组小顶盖间隔一定距离(方形耐火砖边长)架设在焦炉的炉壁上,并铺好方形耐火砖,再覆盖保温层;拆盖时,光清除保温层,揭掉方形耐火砖,提下各组小顶盖即可,提动一组小顶盖时,可用两根杠杆分别插入铸铁梁两端的孔内,四人抬动。
附图1为盖有本组合密封顶盖的焦炉纵向截面图;
附图2为横向截面图;
附图3为倒T形铸铁梁示意图;
附图4为异形耐火砖示意图;
附图5为方形耐火砖示意图;
附图6一组小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铸铁梁 2为异形耐火砖 3为异形耐火砖顶部的T形槽,铸铁梁的T形穿于该T形槽3内,组成一组小顶盖,架设在焦炉炉壁8上,4为异形耐火砖底部两边的凸棱,方形耐火砖5架盖在两组小顶盖之间的异形耐火砖砖凸棱上,6为炉渣密封保温层,覆盖在方形耐火砖上,7为倒T形铸铁梁两端的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改造焦炉设计,只需按照焦炉的大小设计倒T形铸铁梁的长短组装异形耐火砖和方形耐火砖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次市昌盛焦化厂,未经榆次市昌盛焦化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