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丰产沟耕作犁无效
| 申请号: | 90221393.8 | 申请日: | 199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7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春;朱洪儒;张国安;罗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农机局;喀喇沁旗科委;喀喇沁旗农机制造厂 |
| 主分类号: | A01B3/40 | 分类号: | A01B3/40 |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亭 |
| 地址: |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丰产 耕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是服务于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简称丰产沟)的机具。
山坡耕地在我国耕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将这些山坡耕地利用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改善旱作条件,目前是人们都在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山西省水保研究所研究成功的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简称丰产沟)是改善这种情况的有效途径。可增产粮食20--60%。可是目前大部分丰产沟是由人工修造的,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推广困难急需配套机具。为此,山东、山西先后研究了丰产沟耕作机,如山东省临沐县科委、农机管理服务公司研制的专利号为85205514丰产沟耕作机,就是这种机具。它虽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存在着单向作业,工作效率低,5°以上坡地不能作业,生熟土分离彻底,生土埂整形和种植沟耙压质量差的缺点,所以没有充分发挥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的作用。需要有多功能的机具替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双向并可以在12°以下坡地正常作业的耕作犁。该犁作业可以达到丰产沟技术要求,生熟土分离好,生土埂通过整形和镇压后埂形规整,耙压机构达到种植沟碎土压实效果,沟内水平。刮熟土犁体两侧分土,提高碎土性能,克服偏牵引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耕作犁采用了方框式机架,可以使耕作犁作业平稳。在机架中部设置了液压换向机构,机构以由油缸控制,通过油缸实现三轴转动,从而保证双向作业。开沟犁体根据双向作业的要求设计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左右转动轴上,由液压控制,可通过液压换向油缸和换向拉杆换向,使左右开沟犁体分别处于工作和提升状态。在开沟犁后中部设有左右组合式刮土犁体,当耕作犁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开沟犁体开沟后,组合犁体刮表土入沟。与开沟犁同步动作的还有左右两个筑埂整形机构,机构由开沟犁体、挡土板、镇压轮、成形园盘组成。这样即可实现开沟、刮表土、筑埂的一条龙作业。为了使该机械作业效果更理想,耕作犁还设有由缺口耙、镇压器、摆杆组成。由液压通过耙压拉杆控制实现与开沟犁体同步换向的耙压机构。考虑到机构作业时,坡耕地的水平表面不是那么平坦,但仍要进行正常作业,所以耕作犁还设计了限深机构,该机构由限深轮和调节丝杠组成。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了方框式机架,所以作业平稳,液压换向机构又保证了双向作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两侧分表土,又使开沟后有足够的熟土回填,保持了土壤的肥力。筑埂整形机构与开沟同步作业,可形成高质量的沟、埂保证了蓄水聚肥改土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图3,耕作犁采用方框式机架1,在机架1中部固定有液压换向机构,机构由换向油缸2和换向拉杆3构成,经液压换向机构保证双向作业,在机架下设有左右两个开沟犁体4、5。在开沟犁体机架中后部设置组合式刮土犁体6。在机架1左右两侧设计着筑埂整形器7、8,筑埂整形器由开沟犁体4、5,挡土板9,镇压器10,成形图盘11组成。在机架1后部由耙压拉杆12控制,通过摆杆13、14联接的耙压机构15,机构15由缺口耙17,镇压器16经支架通过螺丝固定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农机局;喀喇沁旗科委;喀喇沁旗农机制造厂,未经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农机局;喀喇沁旗科委;喀喇沁旗农机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3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