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90221194.3 | 申请日: | 199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0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496 | 分类号: | A61B5/0496 |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丰年 |
| 地址: | 05008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视网膜 图记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部生物电信号记录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
目前国内使用的角膜接触式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在国内有几种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在角膜接触镜的凹面镶嵌有一环形金属丝(常用金丝、铂丝等),并有导线将其引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仅有一个角膜接触镜,接触面积较小,在使用中容易松脱,(2)无开睑器装置,故瞬目动作会影响测试效果,(3)金属环对角膜损伤较大,且浪费贵重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电学接触性、记录效果稳定,减少测试过程中对眼部组织损伤的一种新型视网膜电图记录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角膜接触镜的外周边增加了一个巩膜接触镜,在角膜接触镜的凹面上镀一周金属膜代替金属丝作为金属环,在角膜接触镜的凸面上固定装有由四个立柱构成的开睑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角膜接触镜在眼球上的附着力,减少在测试过程中对眼部组织的损伤,并能有效的防止瞬目对记录效果的影响。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论述: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插头1、导线2、角膜接触镜5、塑料套管3、金属环7等构成,在角膜接触镜5外周边增加了一个巩膜接触镜6,巩膜接触镜6可以和角膜接触镜5做成一体,也可以固定安装在角膜接触镜5的周边,以增加和眼球的接触面积,并能使眼球和角膜接触镜5之间形成负压,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使用中角膜接触镜5脱落的现象。角膜接触镜5的凹面上镀有一周金属膜作为金属环7,可以镀金,也可以镀铂,金属环7通过套管3和角膜接触镜5凸面上的导线2相连接,导线2的另一端连接有插头1。采用在角膜接触镜5凹面用金属镀膜代替金属丝做为金属环7,减少了对角膜的损伤,并且节省了贵重金属。在角膜接触镜5的凸面上固定装有四个以上的立柱可以是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圆柱体作为开睑器,能够有效地防止瞬目对记录效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经实际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电学接触性,记录效果稳定、可靠,所记录的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可达400-500μV,而且效果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