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集控制双王箱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220764.4 申请日: 1990-09-15
公开(公告)号: CN2075421U 公开(公告)日: 1991-04-24
发明(设计)人: 杨金毛;陶根希 申请(专利权)人: 杨金毛;陶根希
主分类号: A01K47/02 分类号: A01K47/02
代理公司: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楼明阳
地址: 31410***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制 双王箱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管理中的蜂箱范围。

养蜂者都希望一箱蜂能多产工蜂,从而能大量生产蜂蜜。法国E.卢贝.德.洛斯特(E.Loubet  de  I′Hoste)和美国约翰斯顿发明的双王箱,能经常保持两只正在产卵最高年限的蜂王。这样,为流蜜期中提供了强大的采集队伍,使得蜂蜜产量成倍提高,而且还能轮番隔年换王(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国外畜牧学--蜜蜂》1982年第2期,P6-8和1985年第3期,P12-14)。这种双王箱沿用至今,尚称较好的蜂箱。但是,这类双王箱为了克服偏集现象(即其中的一群蜂获得发展,另一群蜂遭到削弱的现象),而把两个巢门设置在相反方向上。换句话说,假设蜂王Ⅰ的巢门向东开,则蜂王Ⅱ的巢门必须向西开,从二维图上看,互差180度。这样,又产生了难以克服的弊端。很明显,在转地饲养或定地饲养中,为了留出蜂路,蜂箱所占的空间比较大,特别是一门朝阳的话,势必造成另一门背阴。此时,两个王箱的温差较显著。尤其在低温期,其中一箱的蜜蜂会发生冻害;反之,到了高温期,巢门温度高的一侧的工蜂,必然离脾,幼虫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控制偏集现象,又能减少二个王箱的温差,同时管理应更方便的双王箱。

这里公开的方案是这样的:根据多年观察,发现密蜂具有对水平方向辨别比较灵敏,而对垂直方向辨别比较迟钝的生物学特性。据此,把双王箱的两个巢门开在相同箱侧,靠近箱底的不同高度上,即两巢门同朝向而有高度差,并且各与一个供蜂起落的平面相连。另外,双王箱与继箱的连接靠各自的销或销槽定位,并且让双王箱的左右箱壁高出少许,限制继箱左右移动。

上述方案的优点是这种双王箱既控制了偏集现象,又解决了两个王箱的温差,即克服了三十年代以来养蜂业的一个难题。同时管理比较方便,节省了装运中的钉箱,撬钉以及贮备蜂王时的大量用工。

附图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例加了郎氏标准继箱后的立体示意图,作为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2为本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图3为本例左视图(局部剖视)。

图4为本例巢门板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后视图;图7、8、9分别为图4的A-A、B-B、C-C剖视图。

图10为本例分隔木的主视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通常如图1所示,双王箱箱体[4]的中间垂直设置中隔板[5],箱体[4]的上口平面放置隔王板[3],然后加叠郎氏继箱[2],副盖和箱盖[1]。为了管理方便,节省装运时钉箱和撬钉的用工,如图2、3所示,这里把双王箱左右宽度比标准继箱宽度加大约二倍壁厚,其左右箱壁高出少许,在高出部分(隔王板[3]之上)的内侧装一个或一个以上凸销[10],而在继箱[2]的相应处装相同数量的凹销[9]。叠加继箱[2]时,其凹销[9]拍入凸销[10]而定位,同时双王箱的左右箱壁的高出部分限止了继箱[2]左右移动。

完成发明任务的重心是组合巢门板[6]。

双王箱的箱底顺中隔板[5]的指向延伸而成为起落板[7]。与起落板[7]相交的前箱壁的下部开置与组合巢门板[6]同高度、宽与双王箱左右宽相等的巢门孔。此孔在产蜜期便于工蜂的进出和在低温繁  殖期作为奖饲的窗口。但在平箱繁殖期该孔必须关闭,仅留左右巢  门[6g]、[6b]各一个。关孔留门的任务由组合巢门板[6]来完成。它的制作如下:以高、宽与巢门孔相仿的木板作为组装板[6e],靠前箱壁的一面,左边固定左复木[6f],右边复以右复木[6a],右复木[6a]能以转轴钉[6c]为轴转动。左、右复木[6f]、[6a]之间留一与分隔木[12](后述)宽度相当的缺口,分隔片[11](后述)通过缺口盖在组装板[6e]的上缘。与缺口左边相邻的组装板[6e]上平面开左巢门[6g],它与左复木[6f]的右端部一起呈斜坡状,直通左箱底,靠其右侧L形防串片[6d]形成左巢门通道[6h],剖面见图7。右巢门[6b]的宽度较大,开在缺口右方与箱底相连或靠近箱底的组装板[6e]上,其下口直接或成坡状与起落板[7]相连,见图9。右巢门通道的大小选择,通过旋转右复木[6a]来实现,右复木[6a]的小通道[6a1]与右巢门[6b]相合时便成为右巢门小通道[6a1],而大通道[6a2]与右巢门[6b]相合时成为右巢门大通道[6a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毛;陶根希,未经杨金毛;陶根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0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