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调距全行程夹紧台虎钳无效
| 申请号: | 90220703.2 | 申请日: | 199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生 |
| 主分类号: | B25B1/12 | 分类号: | B25B1/12;B25B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调距全 行程 夹紧 虎钳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钳工工具。
传统的丝杆——导螺母式的台虎钳存在调距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相继出现的许多快速台虎钳,还存在机构复杂,功能不如传统台钳(不能全行程夹紧和进行轴、套压合或顶出等动作),或是由单个半螺母与丝杆组成螺纹副(二者受力状况均欠佳),致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欠完美等特点,中国专利公报1990、7、11公开了一份“机械快速虎钳”(CN2059120U)的申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需要在钳体侧面对开合螺母进行控制,未能做到单一的手柄操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能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快速调距全行程夹紧台虎钳,它具备传统台钳的全部功能,并且以单一的手柄操作方式实现快速——慢速状态间的转换,具有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台虎钳包括:固定钳体、活动钳体、钳口铁、底座、手柄及螺母开合机构。其螺母开合机构包括:丝杆、螺套、螺母挡座、斜面内滑块副、板弹簧及其支架和离合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台虎钳。丝杆16的一端与手柄1相连接,并通过园螺母2、止退垫圈3安装在活动钳体4端面的中孔中,转动手柄1可以带动丝杆16旋转并与活动钳体4一齐移动;丝杆16的工作段加工有梯形或锯齿形牙的右旋螺纹,另外在工作段的外园上沿轴向开有一长凹槽,可以沿着胶丸形弹子21而滑动,此凹槽两边坡的夹角φ=60°~100°(以75°~90°为好),见图1-Ⅴ;丝杆16还套在螺套22的通孔中,此通孔为直径与丝杆16外径相等并与其动配合的光孔,丝杆16可在其中滑动或转动。螺套22在T向端的外园上加工有右旋螺纹,并旋入螺母挡座7的螺孔中,螺母挡座7用螺钉19及弹簧垫圈20固定在固定钳体17的底平面上;螺套22在其螺纹的末端还装有限位圆螺母6,其另一端有园凸台,用止板11及螺钉将此凸台安装在双斜面内主滑块12端面的园槽中,可以在其中旋转,并带动主滑块12作轴向运动。双斜面内滑块副是由一双斜面内主滑块12和二单斜面半螺母滑块13(即副滑块)所组成(见图2和图3)。主、副滑块的斜面间用互相滑配的燕尾槽联接,其斜面角α=15°~50°(以30°~45°为好),主滑块12的底平面可以在固定钳体17的底平面上滑动;单斜面半螺母滑块13,其与丝杆16相向的内圆弧面加工有与丝杆16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此内螺纹在开口的直径处附近将螺牙削去一部份,即以从外距内螺纹中心为e的点为园心,以螺纹的外半径为半径进行切削,e必须大于该螺纹的牙高,在单斜面半螺母滑块13的小端面上固定一园头螺钉23,作为半螺母13的限位之用,在单斜面半螺母13的侧平面上加工二个螺孔,用以固定板弹簧14,而板弹簧14的另一端也用螺钉固定在固接在固定钳体17底平面上的支架15上。离合装置包括:压罩8、压缩弹簧9、开口销10、胶丸形弹子21。压罩8(见图4)是安装在螺套22中段的半圆缺槽中,并用螺钉固定在螺套22上;胶丸形弹子21的长度应大于丝杆16螺纹螺距的2倍;压缩弹簧9的弹力应使:当丝杆16旋转时,弹子21应能带动螺套22同步旋转完成半螺母13的开合程序而不脱出丝杆16的凹槽,在完成开合程序后,螺套22的运动将受阻于工作载荷或受起限位作用的件6或件8的阻挡。这时弹子21应能脱出丝杆16的凹槽而在丝杆16的外表面上滚滑,即让丝杆16相对于静止的螺套22而继续转动。对螺套22进行限位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如上述可以让丝杆16脱离弹子21的限制而继续转动;另方面是防止在空载时旋转丝杆16,而发生螺套22在丝杆16的带动下不断旋转,使半螺母13产生过量的轴向位移而损坏机件。图中件5为钳口铁,件18为底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台虎钳处于松开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1-Ⅰ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1-Ⅱ是图1-Ⅰ的C-C线剖视图,
图1-Ⅲ是图1的B-B线剖面放大图,
图1-Ⅳ是图1-Ⅰ的D-D线剖视图,
图1-Ⅴ是图1的K-K线剖面放大图,
图2是图1中双斜面内主滑块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单斜面半螺母滑块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压罩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快速台虎钳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生,未经吴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0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竹质新型打梭棒
- 下一篇: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松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