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压式水塔自控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90219358.9 | 申请日: | 1990-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2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凤阳 |
| 主分类号: | H01H35/34 | 分类号: | H01H35/34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赵学民 |
| 地址: | 2504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压 水塔 自控 开关 | ||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塔提水控制开关。
目前,水塔提水的电机设备都是由传统的浮子带动行程开关控制的。浮子活动距离大,使开关及附属装置复杂化,且不易生产定型设备,每建水塔都要重新设计,安装一套浮子和行程开关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现有提水设备控制开关的上述缺点,而设计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且易于定型生产和安装的水塔自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水塔下部的出水管处接一只管口接带有弹性金属膜片密封的阀管,根据水塔储水量多少,即水压大小,密封金属膜片随弹簧弹力与水压的平衡而左、右伸展,带动拔杆,拔动拔叉,使拔叉上的触点与另一定触点相接或断开,来控制水塔提水设备的电源或通或断,使提水设备或提水或停止工作。
附图1,水压式水塔自控开关剖示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该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该实用新型由连接管(1)、(5)、套管(7)、弹性金属膜片(2)、弹簧(4)、(12)、连杆(6)、V型拔叉(8)、固定筒(11)、U型转轮(10)、定触点(14)和弹簧片(15)一端上的动触点(13)组成。套管(7)内装有定筒(11)、定触点(14)和对应动触点(13),转轮(10)用销栓(9)装在定筒(11)上端,a、b表示U型转轮(10)的两个下侧底面,V型拔叉(8)固定在转轮(10)上,连接管(5)装在套筒(7)上(通过其外螺纹与套管的内螺纹旋接,也可焊接成一体,弹性金属膜片(2)的周边夹在连接管(1)、(5)之间,并用螺栓(3)紧固,连杆(6)一端接在金属膜片(2)上,另一端通过连接管(5)底面中心的小孔(16)插入套管(7)中,并接触拔叉(8),弹簧(4)装在金属膜片(2)与连接管(5)底面之间。定、动触点(14)、(13)分别有电线(17)、(18)引出。
使用时,把该装置直接接与水塔出水管上,把引线(17)、(18)分别接于水塔提水电机设备的控制线两端,当水塔中水位降到标定最低点时,弹性金属膜片(2)在弹簧(4)的作用下带动连杆(6)向右移动(如图所示)到最大限,此时连杆(6)拉动拔叉(8)向右压,U型转轮(10)的b面与弹簧(12)接触,并在弹簧(12)作用下保持该位,同时拔叉(8)压住簧片(15),使动触点(13)与定触点(14)接触控制线(17)、(18)接通,提水电机设备工作,开始提水,水塔中水位逐步升高,水塔中水位也升高,即弹性金属簧片(2)右边的压力逐步增大,弹簧(4)压缩,弹性金属簧片(2)带动连杆(6)向左移,由于弹簧(12)顶力的作用拔叉(8)仍保护使动、定触点(13)、(14)接触,当水压大到一定值,即水位升到标定高度时,连杆(6)向左移动到推动拔叉(8)的另一边向左移,带动U型角轮(10)转动,使U型转轮(10)的a面与弹簧(12)接触,并在顶压作用下保持该位,此时拔叉(8)的原压住簧片(15)的一边抬高,松开簧片(15),在簧片(15)的弹性作用下使动、定触点分离,切断控制线(17)、(18),水塔提水设备停止工作;当水塔水位再下降时,到标定最低点时,该装置重复上述工作过程,使水塔中始终保持供水状态。
该装置可根据不同水塔的不同水位要求,即标定的最高,最低水位点而调整设计不同的弹簧(12),即可适用于各种水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凤阳,未经陈凤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9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立多片挤压式液相外延石墨舟
- 下一篇:户外高压跌落式负荷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