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驴头游梁式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90219214.0 | 申请日: | 199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9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24 |
发明(设计)人: | 石临嵩;张慧文;綦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东冶 |
地址: | 25706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驴头游梁式 抽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驴头游梁式抽油机,它属于对游梁式抽油机传动机构的改进。该无驴头游梁式抽油机主要是由游梁、游梁头、摇杆、曲柄及支承系统和平衡系统及动力系统等组成。
游梁式抽油机是目前石油行业广泛采用的有杆采油工艺的采油机械,它主要是靠抽油机通过抽油杆带动抽油泵的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采油目的的。在各个油田所常用的抽油机多是铰链四杆游梁式抽油机,这种抽油机是靠大而重的驴头弧面把游梁的摆动变成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在设计制造和实际使用中,这种带有驴头的游梁式抽油机明显地存在着以下不足:(1).驴头尺寸过大、自重过重,这不仅在设计制造上困难,而且在实际生产的修井作业中也造成井口让位的困难;(2).支架与整机的高度过高,也造成设计和运输的困难;(3).动力性能不够理想、传动角过小。另外,目前各个油田所使用的抽油机大多采曲柄上加设平衡块的平衡方式,尤其在用到长冲程重负荷的抽油机时,其整机自重过大和曲柄销、连杆受力恶化的弊端就非常明显地暴露出来。所以,试图找出一种能取代有驴头游梁式抽油机和摆脱靠平衡块来进行整机平衡的方式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工作者所期望和潜心探索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可取代有驴头的游梁式抽油机,又可摆脱依靠平衡块来进行平衡的前置气平衡游梁式抽油机。它主要是通过由曲柄、连杆、支承系统与支架所构成的四杆Ⅱ级机构加上由摇杆和游梁所构成的另一附加Ⅱ级组来实现游梁头上悬绳器的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同时,该四杆Ⅱ级机构和该附加Ⅱ级组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动机构。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种支承系统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种支承系统的机构示意图。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设计者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上是将前述的四杆Ⅱ级机构的联接顺序定为:曲柄(7)的一端联接于能使其做圆周运动的动力系统上,另一端与连杆(4)的一端相联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支承系统(3)相联接,并由此带动游梁(2)运动,支承系统(3)的另一端则采用铰链的方式固定在机座(6)的支架(10)上,在该机构中的杆与杆的联接均采用铰链的方式联接;其附加Ⅱ级组的联接顺序定为:摇杆(5)的一端采用铰链的方式固定在机座(6)上,另一端与游梁(2)的后端相联接,游梁(2)的中部则与四杆Ⅱ级组机构的支承系统(3)相联接,其联接方式均采用铰链联接。
从结构更加优化的角度出发,本实用新型还将其四杆Ⅱ级组中的支承系统(3)设计为游梁(2)与其联接的铰链和连杆(4)与其联接的铰链相重合或不重合的两种方式,附图1即为重合的机构示意图,附图2即为不重合的机构示意图。又由于本实用新型放弃了使用驴头的传统设计思想,而是在游梁(2)的前端为固定悬绳器(11)设置了一个小巧的游梁头(1),悬绳器(11)是采用铰链的方式联接在游梁头(1)上。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平衡系统的设计上还采用了前置式气平衡缸的平衡方式,从而也大大地减少了整机的重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1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组成。
在实际的设计制造中,为了设计和制造上的便利,本实用新型的四杆Ⅱ级机构中的支承系统(3)多采用的是附图1的形式。通过在结构设计上的寻优,还将游梁(2)在设计上分为两部分,即从支承系统(3)与其相连的铰链中心为分界点,与摇杆(5)相连的部分叫游梁后臂长,与游梁头(1)相连的部分叫游梁前臂长。本实用新型中各部分的实际尺寸的比例为支承系统(3)长:摇杆(5)长:游梁前臂长:游梁后臂长:连杆(4)长:支承系统(3)长:支架(10)高:曲柄(7)的回转中心高:摇杆(5)与机座(6)的铰链中心到支承系统(3)的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支承系统(3)与支架(10)的铰链中心到摇杆(5)与机座(6)的铰链中心的水平距离应是1:5.86~7.03:5.68~6.82:3.30~3.96:5.00~6.00:2.25~2.70:4.20~5.04:1.30~1.56:3.20~3.84:5.30~6.36。在现场的实际使用中,其动力系统是由电动机和减速系统组成的。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1---游梁头 2---游梁 3---支承系统 4---连杆
5---摇杆 6---机座 7---曲柄 8---动力电机
9---气平衡缸 10---支架 11---悬绳器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的是无驴头式,在平衡方式上采用的前置式气平衡缸的方式,因此克服了因有驴头对长冲程抽油机所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其整机的总高和支架的高度明显下降,整机的总重量也明显地减少,使得整机各部的受力情况大为好转,气平衡缸的采用,也使得平衡调节方便宜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深受现场和制造单位的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油大学(华东),未经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9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运输设备电子速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视觉电生理手术监护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