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循环外加载单体液压支柱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0219098.9 申请日: 1990-09-25
公开(公告)号: CN2083193U 公开(公告)日: 1991-08-21
发明(设计)人: 李培信;赵庆寿;王春秋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矿业学院矿压所
主分类号: E21D15/44 分类号: E21D15/44
代理公司: 山东省高等院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德仲,戚爱华
地址: 271019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循环 外加 单体 液压 支柱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及巷道端头的支护设备。

目前煤矿回采工作面广泛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有两种:一种是外注液式单体液压支柱,这种支柱虽然具有较稳定的支护特性,但该支柱的升柱是靠设在采区的集中供液的液压泵站,其容量较大,而且在降柱时排出的乳化液只能排放到回采工作面里,不能循环使用。另一种是内注液式单体液压支柱,该种支柱升柱速度慢,结构复杂不易保证密封不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是提供一种与外注液式单体液压支柱相比,具有不需要供液泵站,并能重复使用升降柱工作介质的优点;与内注液式单体液压支柱相比,取消了在每一根支柱内部装一套高低压泵,也取消了与泵配套的吸排液阀等,加大了动作行程,提高了升柱速度,简化了结构和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手摇泵可与每根支柱匹配使用,因此用量较少,本实用新型的支柱不但可使用手摇泵升柱,同时也可使用供液泵站与注液枪进行升柱。这就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一种用于煤矿支护的内循环外加载单体液压支柱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循环外加载单体液压支柱〈Ⅰ〉,手动双作用两级泵〈Ⅱ〉及胶管连接组件〈Ⅲ〉三部分组成,它们的连接是在胶管连接组件〈Ⅲ〉的一端由吸液胶管组件〈15〉、排注液胶管组件〈16〉分别经左腔吸液阀〈a〉,右腔吸液阀〈a′〉和左腔排液阀〈b〉,右腔排液阀〈b′〉连接有手动双作用两级泵〈Ⅱ〉;在另一端由吸液胶管组件〈15〉、排注液胶管组件〈16〉分别经吸液接口〈36〉和三用阀〈34〉连接有内循环外加载单体液压支柱〈Ⅰ〉。

附图说明:

图1是内循环外加载单体液压支柱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内循环外加载单体液压支柱结构图;

图3是手动双作用两级泵与胶管连接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8中〈62〉的剖视图;

图6是图2中〈36〉的接口组件图;

图7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8是手动双作用两级泵与胶管连接组件的侧视图;

图中符号表示:

1-活柱,2-中心管,3-缸体,4-注液咀中单向阀,5-三用阀中的单向阀,6-吸液咀,7-吸液接口中的单向阀,8-活塞,9-手柄,10-连杆,11-矩形框架,12-低压泵活塞,13-高压泵柱塞,14-泵用卸载阀,15-吸液胶管组件,16-注液胶管组件,17-顶盖,18-放气阀,19-弹簧销,20-套管,21-活柱头,22、22′-钢丝,24-手把体,27-限位钢丝,28-O形密封圈,30-底座,31、31′-管螺帽,32-导向环,33-Y形密封圈,34-三用阀,35-防尘圈,36-吸液接口,37-螺纹座,38-单向阀座,39-球阀芯,40-锥形弹簧,41-阀壳,44-左端盖,45-低压泵体,47-活塞杆,48-右端盖,50-销轴,51-耳子,52-泵座,54-组合阀块,55-高压泵排液阀,56-高压泵吸液阀,57、57′-螺帽,58、58′-螺钉,59-吸液管接头,60-排液管接头,61-吸液咀,62-注液咀,63、64、65-U形卡,66-液控阀壳,67-弹簧,68-液控撞杆,69-低压泵吸液阀,70-锥形弹簧,71、71′-定位盖,72-低压排液阀芯,73-低压排液阀座,74-低压排液阀壳,75-U形卡,76-O形密封圈,77-弹簧座,78-锥形弹簧,79-阀芯座,80-吸液咀壳,81-导向杆,82-阀垫,83-盘性阀芯,84-顶杆,85-O形密封圈,88-弹簧座,89-弹簧,90-阀座,91-注液阀芯,92-O形密封圈,93-卡环。

a-低压泵左腔吸液阀,a′-低压泵右腔吸液阀,b-低压泵左腔排液阀,b′-低压泵右腔排液阀,D-低压泵右工作腔,E-低压泵左工作腔,F-高压泵的工作腔,e-放气阀,f-三用阀中的卸载阀,G-吸液孔,h-三用阀中的安全阀,K-液控液路,Q-环形缝隙,Y-卸载阀,Z-卸载手板,A-活塞下腔,B-活塞上腔(即贮液腔)。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原理、工作过程和实现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矿业学院矿压所,未经山东矿业学院矿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9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