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五米电热膜烧结炉无效
| 申请号: | 90217655.2 | 申请日: | 199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1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雷宝良;尹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7B5/00 | 分类号: | F27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澄心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十五 电热 烧结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炉,属于陶瓷性电热膜专用设备。
传统的烧结陶瓷性电热膜方法往往是采用箱式炉的操作工艺,这种方法烧结出的产品存在着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不够好,烧结的效率不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工作的隧道式电加热幅射炉,该炉具有传动平稳、节电、产品质量稳定、产量高、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分预热段(4米)、加热段(7米)、漫散热段(4米)三个部分,输送总长为18米。加热段与预热段的顶部均布有多孔型的电加热幅射板,炉温最高为600℃,输送链是两条或多条闭式环形链,可在炉膛内、外做周期环形运行,来输送制品(即被烧结物),制品放在特制托盘上,依靠输送链驮带,从此炉口进,由彼炉口出,制品运送时速度在0.5~1米/分范围内,动力为直流电机。炉体为框架结构,内筑恒温炉膛,多层保温,外部是金属壳体。
该炉打破了以往采用箱式炉烧结陶瓷性电热膜的操作工艺,使产品不仅达到质量稳定的目的,而且能数十倍的提高产品的数量。与该炉炉温和使用方法类似的辊道炉、链条炉、台车式炉以及工业退火炉相比,它们的作用相同,但该炉的造价却很低,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输送链轮的左视图。输送链的运行过程是通过由可控硅调速控制的直流电机1(2.2瓩,可调转速1000~2000转/分),皮带轮减速装置2(i=6:1),蜗轮减速器3(i=50:1),链传动机构4(i=1:1)传递到输送链轮5带动输送链6运行。
输送链在炉膛内由铸铁导轨7承托,出炉后由从动输送链轮8、托辊9承托。
加热段10与预热段11顶部均布有多孔型电加热幅射板12,分区域可灵活控制区域温度。恒温由电耦、仪表控制。
整个炉体预热段在位置上高于漫散热段3/1000,为了顺利将挥发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不仅是陶瓷性电热膜的专用设备,也可作烘干设备,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电加热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