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合旋控盖无效
申请号: | 90217624.2 | 申请日: | 1990-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崇德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旋控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合旋控盖,属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各类容器上的盖子都起到使储物不外泄,灰尘、湿气不内侵的作用,取物时必须旋去盖子,取完后再旋上,这类盖子有以下缺点:
1、若被储物为粉体或膏体,开盖后取物难以控制取出量;
2、旋下的盖子很易丢失;
3、取物不便;
4、打开盖后的容器一旦不小心翻倒内储物将全部流出;
5、对于一些防潮要求较高的被储物,不断地开盖很易使之受潮。
本实用新型提出叠合旋控盖的目的就在于使容器盖上该盖后取物方便(不用旋下盖子即可取物)、被储物的取出量可控制,取物时容器翻倒亦不会使内储物全部流出,防潮性能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叠合旋控盖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外盖带凹、凸配合结构时的示意图,图3是这种盖用于药瓶时的实施例,图4是将这种盖用于牙膏管上时的实施例,图5是将这种盖用于液体调味料瓶时的示意图。下面对照附图详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叠合旋控盖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叠合相配的内盖1和外盖2,两盖在相对应位置处分别开有内孔3和外孔4。这样,当这种叠合盖盖在容器上后,取物时只需转动外盖2,使内、外孔对齐即可取出被储物,若内、外孔部分对齐即可减少取出量,两孔完全错开则内储物将不会外泄。
为了使外盖2能紧密地套在内盖1上不脱落,可如图1所示使外盖2下部直径比内盖1上部直径稍小,而外盖2选用稍软的材料制成,这样只需将内盖1硬塞入外盖2中即可。亦可采用图2所示的方法,在内盖1的外侧设一凸出物5,在外盖2的内侧开一弧状凹槽6(或反之,即在内盖1外侧开槽,外盖2内侧设凸出物),这样亦可使两盖紧密配合,外盖2可转,但不可脱离内盖1。通常内盖1内侧可开有螺纹,用时旋在容器上(如图3、图4所示),亦可使内盖1下部外径与容器口内径相同,将其插入容器中(如图5所示),当然亦可在内盖1下部外侧开螺纹将其旋入容器口中。
为了更好地控制取出量,内孔3和外孔4最好呈椭圆形。
为了更好地识别瓶盖的开、关状态,内外盖最好选用不同的颜色,如内盖为红,外盖为白,当外孔呈红色时表示瓶盖呈关闭状态。
图3是将这种盖用于药瓶上时的实施例,在这里外盖2下部呈内折状,内盖1外侧开有一圈凹槽,将内盖1塞入外盖2中后外盖2将不会脱落,但可旋转。
图4是将这种盖用于牙膏管时的示意图,在这里外盖2下部也是内折状,但内盖1外侧有数个撑脚7,这种撑脚的弹力可使内、外盖乳突形顶部紧密吻合,防止牙膏外泄。
图5是将这种盖用于液体调味料瓶时的示意图,这里内盖1的下部塞入瓶中,两盖顶部开小孔。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叠合旋控盖由于采用内、外盖结构,取物时仅需旋转外盖,故十分方便,取物时即使瓶翻倒,内储物外流量也将十分有限,控制内、外两孔的重合程度即可控制取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崇德,未经张崇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