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本质安全型蓄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90217599.8 | 申请日: | 199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4-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公亮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 代理公司: | 煤炭工业专利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金云 |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质 安全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质安全型蓄电池,适合作为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各类矿灯和仪器的安全型直流电源。
蓄电池如铅酸蓄电池或镍镉蓄电池等,由于其内阻极小,短路电流极大,可达几十安培,一般不允许直接在矿井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使用,以免发生燃爆等危险。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蓄电池或电池的输出端埋封限流电阻,使之满足安全要求,但其主要缺点是电阻降压能源损失大、电源效率低、电源负载特性恶化,限流电阻的容量偏大等,以矿灯蓄电池为例,如采用传统方法,应埋封1Ω阻值的限流电阻,额定功耗应为36W,电能损失达1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各种非安全型矿灯蓄电池或电池改造为本质安全型蓄电池或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本质安全型蓄电池是在已有蓄电池内连接本质安全装置,本质安全装置由超低压降电子开关快速短路保护电路,反馈启动电路,过载限流电路和反向充电及限流断路电路构成。
超低压降电子开关快速短路保护电路由三极管T1、电阻R8、三极管T3、电阻R6、R7、R4、稳压二极管D3构成,其中开关管T1是由两个以上三极管并联构成,旨在降低开关压降。电路的连接关系是:三极管T1和发射极e1经熔断丝FS接蓄电池正极、其集电极C1接负载的正极,电阻R8的一端接T1的发射极e1,另一端接T1的基极b1,三极管T2的发射极e2接三极管T1的基极b1,其集电极C2经负载电阻R8接负载负极,其基极b2经基极电阻R1和恒流二极管D4接到三极管T3的集电极C3;三极管T3的发射极e3接负载负极,电阻R4一端接负载正极,另一端接在三极管T3基极电阻R6和R7之间,电阻R7经稳压二极管D3接负载负极。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取经电阻分压后的负载电压作为三极管T3控制偏压,经驱动管T2控制开关管T1,一旦负载发生短路,负载电压为零,T3失去足够的导通偏压即行截止,致使T1、T2完全关断,起到短路快速保护作用,此外,由于开关管T1是由两个以上的三极管并联构成,如果蓄电池供给1A负载电流时,则T1的开关压降可减小到60mV以下,开关损耗仅为几十毫瓦,因为无需作散热处理。电阻R8可减小T1穿透电流的影响。
反馈启动电路由三极管T3及其基极偏压电路构成,R5、D3和R7组成一路几乎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影响的稳定偏置;R3和R4组成一路常偏置,这路偏置又反映负载电压的变动,两路偏置混合后经R6对T3加载,完成电路在负载非短路状态下的电路启动功能。
过载限流电路由T2和D4组成,D4是恒流二极管,连接在三极管T2的基极b2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C3之间,使T2偏流相对恒定,使T1供给受到限制的负载电流。
反向充电及限流断路电路由二极管D1、D2和熔断丝FS构成,两个二极管D1和D2串连连接,其正极接负载正极,其负极经一熔断丝接蓄电池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公亮,未经肖公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取代电铃应急自动报时的扩音装置
- 下一篇:手动玉米脱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