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塑电缆轴无效
申请号: | 90217573.4 | 申请日: | 199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雄县雄州橡套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B65H75/34 | 分类号: | B65H75/34;H01B7/06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淑敏 |
地址: | 0718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插座的可缠绕电缆的全塑料电缆轴,它适用于临时接线的场合。
现在在需要临时接线的场合,使用一种可缠绕电缆的电缆盘,这种电缆盘是铁制的,它由一个支架,装在支架上并可转动的绕线轴,装在绕线轴一端上的插座和一个提把组成。绕线轴较窄,成盘状,故称电缆盘,所以它能缠绕的电线较少。如果要增加所缠绕的电线,就要增大体积,由于是铁制的,增大体积后电缆盘的重量会增加很多,造成较重,使用不便。另外,现有的这种电缆盘,只有两项电源插座,使用起来也不方便。由于是铁制的,当通电后,绕在电缆盘上的电缆,就产一磁场,增加涡流损失。铁制的安全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绕线多,安全性好、重量轻,具有多项插座的全塑电缆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全塑电缆轴包括支架,装在支架上并可转动的绕线轴,装在绕线轴端上的插座和一个提把,其特殊之外在于:绕线轴由两个外轴盘、用螺钉固定在两个外轴盘内侧的内轴盘、装在内轴盘圆凸台上的圆筒轴芯组成;外轴盘上有一凸出的中心轴,外轴盘中心轴装在支架上,支架上有一凸出轴,提把套装在支架凸出轴上;在两个外轴盘上有三项电源插座和两项电源插座;在两个内轴盘的圆凸台的侧面和圆筒轴芯上有一穿线孔。
右边外轴盘中心轴上可以再伸出一个方形轴,其上可装有一摇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电缆轴重量较轻,一方面是由于采用了塑料代替了铁,大大减轻了重量,另一方面在结构上增长了绕线轴,绕线轴为一个空心的圆筒,也减轻了重量。并且由于增长了绕体轴,绕线量增加,但在直径上并没有增加,使电缆轴结构布局更合理、更稳定。增加了三项插头座,使用更方便。由于电源插座可直接注塑装在轴盘,结构紧凑,可有多个插座,采用全塑制电缆轴,安全性更好,并避免了涡流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全塑电缆轴结构图。
图2是全塑电缆轴左视图。
图3是全塑电缆轴外轴盘内部结构图。
图4是三项插座中间插孔的接触铜片三视图。
图5是三项插座对称插孔的接触铜片三视图。
图6是两项插座插孔的接触铜片三视图。
图7是三项插座中间插孔的接触铜片夹紧弹簧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和图2中,绕线轴由外轴盘6、内轴盘9和圆筒轴芯8组成,外轴盘有两个,内轴盘也有两个,每个内轴盘由四个螺钉固定在外轴盘内侧,内轴盘中心有一个较大的圆凸台,圆筒轴芯套装在两个内轴盘的圆凸台上。两个外轴盘的结构相同,外轴盘带有四个插座,两个两项插座14,两个三项插座15,在四个插座外边有一凸出一点的圆形装饰环,外轴盘中心有一凸出的中心轴,中心轴装有支架的轴孔中,并可以转动。支架4的下部为三角状,支架的轴孔处有一凸出的轴21,提把1套装在支架的凸出轴上。左边的提把用垫圈挡住,垫圈用螺钉2拧在外轴盘的中心轴上的螺纹孔中。右边的外轴盘中心轴上伸出一个方形轴,在方形轴上套装上一个带有一个方孔的摇把11,揺把11用垫圈挡住,垫圈用螺钉拧在中心轴的螺纹孔中。提把的横梁5用螺钉10装在提把竖杆1上。在两个内轴盘的圆凸台的侧面和圆筒轴芯上各有一穿线孔13,绕在电缆轴上的电缆从此孔中穿入接在插座的接触铜片上。内轴盘中心有穿线孔12。
在图3至图7中表示了外轴盘内面装有插座接触铜片的结构。外轴盘内面有多条加强筋和四个螺钉孔16,两个三项插座对称布置,每个三项插座有两个对称的插孔接触铜片17用螺钉固定在外轴盘上,接触铜片17的结构见图5,接触铜片17背面装有压紧弹簧。每个三项插座有一个中间插孔接角铜片19,接触铜片19用螺钉固定在外轴盘上,接触铜片19用夹紧弹簧21夹紧,接触铜片19和夹紧弹簧21的结构见图4和图7。两个两项插座也对称布置,每个两项插座有两个对称的插孔接触铜片18,接触铜片18用螺钉固定在外轴盘上,接触铜片18的背面装有压紧弹簧20,接触铜片18的结构见图6。所有的螺钉兼作接线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雄县雄州橡套电缆厂,未经河北省雄县雄州橡套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驱动式井下同位素释放器
- 下一篇:飞博圈运动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