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灯光自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0217251.4 | 申请日: | 199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林 |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灯光 自控 装置 | ||
该发明适用于一切机动车辆。当夜间会车时,以对方车辆射来的微弱轴向光作为触发源,促使远光灯先闪烁,当两车相距100米左右时,双方远光灯关闭,改为近光灯。为达到上述目的,首先对光电传感器的结构设计,采用以近轴光为主的汇聚透镜,以防止周围各种杂散光的干扰,接收的光电元件考虑到人眼的敏感波长而采用了硒光电池(或硫化镉光敏电阻),同时可以减少不可见光的反射与辐射波的影响,提高灯光自控装置可靠性。
就目前用于夜间会车的灯光变换器种类较多,从公布的专利文献来看篇目惊人。但如86206673,87200687;88201193.6等,基本上均是采用了不同特点的电子线路用来关闭或者改变灯光的照射角度,以实现灯光的变换。而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处的地理环境(反射光及辐射光)及气候条件(新月与满月,晴天或阴雨天等)均没有考虑在内,这样势必影响到各类灯光变换器的推广价值。
为了避免车辆交会时强度较强的而且汇聚成束的光线使驾驶员眩目,妨碍行车的安全。因此,会车时双方必须礼貌关闭大灯,改用近光灯。对人眼最为敏感的是5500A°的缘光,故在采用接收元件时,它的峰值波长必须与人眼的接收波长相适应,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也必须与驾驶员双目所处的条件相一致。在设计中又考虑各类车辆的驾驶室的不同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符合使用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的设计构思,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从下列四个方面来保证实施。
1、采用峰值波长在5500附近的硒光电池(或硫化镉光敏电阻作为接收元件。
2、为了避免各种反射与辐射的杂散光,本设计采用了小视场以近轴光为主体的光学结构。
3、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驾驶室,将光电传感器装在一个特殊的机械结构上,使得传感器可绕水平轴任意的转动定位;
4、为了使远光灯在100米以外闪烁,转为在100米左右关闭远光灯,改为近光灯,为实现此要求,电子线路采用下列单元电路构成,窗口比较器、“或非”门电路、“与非”门电路、可变脉冲波的振荡电路、开关电路、比较电路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中绘出。
图一,本实用新型对开车辆灯光自控装置原理电路图;
图二,本实用新型光电传感器结构装置图。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根据附图中提供的实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一绘出本实用新型灯光自控装置原理的电路图。该电路采用集成块LM339、TWH8778,继电器及一些阻容元件等组成,也可采用类似的集成块组成,其中及1/2LM339四电压比较器作窗口比较器,以1/4LM339为高电平比较器,设其下限为Va;另1/4LM339为低电平比较器。设其上限为Vb,并使Vb>Va,当车辆在黑暗条件下行驾,此时R>>R1+W1。输入窗口比较器的电压值Vλ>Vb输入到由G1、G2所组成的“或非”门电路。由于Vλ>Vb,此时“或非”门电路输出为低电位,所以G4截止J1无电流流入而不影响远光灯的照明。由于对方来车光电传感器接受光信号使R↓,当R≈R1+W1时,输入窗口比较器的信号电压Vλ处于Vb>Vλ>Va时,“或非”门电路的输出为高电平,促使G4导通。而该回路中的晶体管G3受由A3组成的振荡电路所产生工作循环可变脉冲波所控制,并与G4组成“与非”门电路,故通过继电器J1一个间断的脉冲电流,而引起J1-1一吸一放,使得远光灯闪闪发光,促使双方驾驶员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林,未经杨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线胸部摄影像质增强装置
- 下一篇:电风扇定时自动调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