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邮册内页无效
| 申请号: | 90217094.5 | 申请日: | 1990-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6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太生 |
| 主分类号: | B42F5/04 | 分类号: | B42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三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菊华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邮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邮册,尤其与既利于保护邮票,又可大量摆放邮票的集邮册的内页有关。
目前大量使用的集邮册内页是长形条带式的,它是在较厚的纸板上附有用玻璃纸或其它透明膜做成的呈纵向排列的、留有一定间距的长形固定袋。存放邮票时,将邮票插入袋中,上部露出袋外。这种集邮册的不足之处是:1,集邮册的格式是固定的,而邮票的大小、形状却各不相同,这不仅破坏了邮票的艺术欣赏性,也无法欣赏其全貌,而且邮票被磨压或产生折印后也影响其商业价值。2,邮票上部露出部分容易折损、弄脏,整张邮票容易丢失,3,摆放的邮票量少,不能充分利用集邮册的有效面积,4,需要看邮票背面时,必须将邮票取出,增加邮票损坏和污染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能大量方便地布置取放、观看邮票的集邮册内页,邮票放在其中不易折损、污染。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集邮册内页由底板1、装在底板上的邮票夹2组成。底板可以采用单层结构,也可采用四周封合的双层结构。底板上至少有一条长条形槽3,邮票夹采用上开口形式,可以是前开口,也可以后开口,其开口侧至少有一个凸耳4,凸耳适配在条形槽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
图2为带双凸耳邮票夹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邮票夹的示意图。
图4为又一种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
图5为双层结构的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一种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它由底板1,装在底板上的邮票夹2组成。底板采用塑料制成的单层结构,其上有呈横向排列的条形槽3。条形槽的数量和间距,可按需要确定。邮票夹2是用PVC透明塑料制成的双层结构,采用后开口,开口侧有一个凸耳4,把凸耳插在条形槽内就可使邮票夹和底板形成一体。邮票夹的高度可根据邮票的尺寸设计成不同尺寸。使用时翻起邮票夹,将邮票6按自己的意愿摆放在邮票夹内,装满一个邮票夹后,再放入另一个邮票夹内。这种集邮册内页可以摆放很多邮票,邮票平整、不易污染和损坏,在强烈震动下邮票也不会从集邮册中掉出,也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潮气。还可以不需从集邮册中取出邮票就可方便的观察邮票背面的情况。
图2是又一种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它与图1所示的集邮册内页的差别仅在于邮票夹22有两个凸耳24,分别与底板21上的条形槽23适配。这种集邮册内页除了具有图1所设计的集邮册的优点外,由于邮票夹具有两个凸耳,凸耳长度减小,所以凸耳不易损坏。
图4是又一种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它与图2所示的集邮册内页的差别是采用双排邮票夹的布局,邮票夹采用前开口。与上述的集邮册内页相比可使集邮者更方便地摆放或翻阅邮票。
图1-图4中所设计的集邮册内页其底板还可采用双层的结构。
图5就是一种采用双层结构底板的集邮册内页的示意图。底板由四周封合的上底板51和下底板61组成。上、下底板上均有条形槽,因此邮票夹可以分别安装在上、下底板上。这种集邮册内页与单层结构底板的集邮册内页相比,其邮票摆放量可以增加一倍。为了避免翻阅上下底板上的邮票夹时互相干扰,可在上下底板间增设一层衬底57。
上述各种集邮册内页可以精装成固定集邮册,也可用卡簧或穿环的形式装成活页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太生,未经马太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7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