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式高效洁净煤炉无效
申请号: | 90216488.0 | 申请日: | 199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新;张金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新 |
主分类号: | F24B1/181 | 分类号: | F24B1/181;F24B1/19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高效 洁净 煤炉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了炉膛构造的家用烹饪煤炉,蜂窝燃煤从炉膛上进下出而循环,操作过程简单可靠,同时在炉风门处装置了微型直流电机风扇,以提高燃煤燃烧值和炉温,从而提高烹饪质量和速度。
现有的蜂窝煤炉,炉膛结构为一园筒状,上口敞着,下口装有炉齿(作用为既托住煤块,又使空气流通,且过滤煤尘)。换煤时,须把炉膛内煤块都夹出,一般为三块,去掉渣煤,再把保留的两块煤和新煤按顺序放进,过程繁复,且要格外小心,不然就把燃煤弄破了。因此,对蜂窝煤的质量要求颇高。因为,若蜂窝煤中土比例不当,土比例高出标准则煤块间易烧结,渣煤难以脱落,土比例低于标准,则渣煤易粉碎而堵塞炉膛,并造成炉火熄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炉膛内部结构来简单有效地解决传统换煤方式所产生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炉膛内壁增加了两条矩形滑动槽,并配套设计了用于装煤的煤套三个,煤套的两条滑动棱(一为齿条状,一为矩形棱)嵌入炉膛两条滑动槽内。另设计一转动齿轮装入炉体下部,齿峰通过炉膛壁一滑动槽的下部开口处而突入矩形槽中,齿轮另一端连有一控制柄,以实现换煤时人工对转动齿轮咬合煤套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原煤炉的基础上去掉了炉齿构件,只增加了构造简单的煤套和控制总成,炉子整体结构并不复杂,且操作过程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炉体剖面图。
图2为煤套构造图。
图3为转动齿轮轴向图。
下面结合图1、2、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从附图可以看出,炉膛内壁设计了两条滑动槽(1)、(2),嵌入一定硬度和光滑度的金属材料以利于摩擦滑动。在(1)的下部且垂直于(1)的方向开有一矩形通道以装置转动齿轮(4)及总成。另外设计了煤套(9)、(10),为了适应达不到标准高度的蜂窝煤,除配备H=60mm的标准煤套,还配备H=40mm和50mm两种规格煤套。煤套可用生铁模浇制成。煤套底园边沿托煤部厚度和宽度都不大于5mm,且做成锲形,使两煤块间隙小于或等于5mm,以利于燃烧。煤套的四条棱内侧也做成锲形以利卡住煤块。
工作过程为:蜂窝煤块(一般标准为D=100mm,H=70mm)装入煤套,煤套的两条滑动棱(10)嵌入(1)中以备咬合齿轮,(9)嵌入(2)中,炉膛内一般放入三块煤。(生炉火与原煤炉方法无异)。当要换煤时,打开煤口封盘(8),抽启转动齿轮控制柄(5),则煤块随着煤套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当最低一个煤套(装着燃尽的渣煤)脱离齿轮(4)时,放下控制柄(5)就把下滑至炉膛下部第二个煤套卡住,再把(8)扣上,然后把取出的煤套去掉渣煤,也可用备用煤套,装入新煤,从上口嵌入,如此循环。
为了解决换煤时煤套滑动过快所产生的冲击,转动齿轮轴上的一端装有阻尼弹簧(11)而控制滑动速度,并且为了调节这种阻尼的大小装有阻尼弹簧,调节螺栓(12)。
据本人对许多使用煤炉居民的了解,他们除了抱怨换煤费事且须小心外,还觉不足的是烹调时炉温较低烹调费时,饭菜质量不高。我根据对自家煤炉的改进试验,在炉风门处设计装配了一微型电扇(6)、(7)。大大提高了燃煤燃烧值和炉温,达到甚至超过煤气炉温度,使用也很方便。电机(7)规格可选用M20系列微型永磁直流电机,价格低廉安全可靠,使用时,风扇套入风口,封炉子时,取下电扇再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新,未经杨国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6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