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预热甲醇混合物液体电子气化灶无效
| 申请号: | 90215447.8 | 申请日: | 1990-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5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龙祥;张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龙祥;张富生 |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习群 |
| 地址: | 31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甲醇 混合物 液体 电子 气化 | ||
一种无需预热的可燃液体气化燃烧灶具属化学点火具。
目前上市的非乙炔可燃液体例如甲醇混合物,如使用普通的乙炔燃烧灶具则无法点燃使用,已上市的甲醇混合物液体灶具则必须对该混合物液体加温预热,使其气化后,才能使该灶具点燃使用。目前国内见到的非乙炔可燃液体燃烧灶具,都是先用明火点燃液体,对充满该液体的管道预加热,使管道内的液体气化再通过特制的喷火孔燃烧,这种灶具管道多,结构复杂,点火时间长,燃烧时火焰有脉冲式抖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预热的点化时间小于1秒的可燃液体气化燃烧灶具。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把燃烧灶位置放置在钢瓶和开关之间的逆向供气回路中,在燃烧灶位置加一个环形稳压腔,当燃烧时,稳压腔内液体同时被加热气化,通过逆向管道送向燃烧灶助燃,火焰稳定,开关关掉后,气体留在稳压腔内,下一次点火时,仍在1秒钟内点燃。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实施例:
图1是原理图,它由钢瓶1、管道3、4、灶具2、开关5组成,燃烧灶的灶具放置在钢瓶1和开关5之间的逆向供气回路中,在进气回路中连接一个环形稳压腔10,在该稳压腔的内环下边按放一个与其平行的喷气圈7。
图2是灶具的正视图,右面部分是局部剖视图,图中10是稳压腔腔体,11是与稳压腔连为一体的圆筒形腔体罩,腔体10的左右两边分别开有进气孔12和出气孔13,它与管道3连接,来自钢瓶1内0.3~0.5kg/cm2的甲醇混合液经进气管道3和腔体10送至开关5,开关5打开后,经管道4逆向送到喷气圈7。喷气圈7按放在环形腔体10下边,并与其平行,两者相距约5mm,它由腔体罩11上的螺钉9支撑,喷气圈7上的进气孔15和腔体罩上的孔14,大小相等,两孔对准吻合后用不锈钢管密封焊接,再用橡皮管与开关5连接,稳压腔腔体10的中心是个大圆孔,它和喷气圈7和稳压腔盖6中心的大圆孔处于同心位置,8是一个圆筒形陶瓷套筒,沿稳压盖6、腔体10和喷气圈7中心的大圆孔自上而下插入,由稳压盖6凹下的圆边e、f面支撑陶瓷套筒c、d端,在陶瓷套筒的上部固定有两个金属电极a、b,并用导线D连接至高压电子点火器,电子点火器的100KV脉冲电压使a、b电极之间的空气击穿火花放电,从而点燃由喷气圈7上面小孔16喷出的可燃气体,由图中可看出,由腔体10,喷气圈7、陶瓷套筒8以及稳压腔6(它盖在腔体10的顶端)组成了一个燃烧室R,点火后燃烧室内的火焰通过稳压盖6四周凸出边上的许多出火口小孔17喷出供使用。当开关5关闭后,断开喷气圈7的供气,火焰熄灭,由于稳压腔10紧靠燃烧室R,高温使腔体内的液体充分气化,所以关闭开关后,在腔体10内有大量已气化的气体,使下次点火更为迅速,同时,稳压腔好比蓄水库,它送给逆向管道4的液化气体非常平稳,从而保证了燃烧火焰稳定而不抖动,陶瓷套筒8的作用是,一方面保证电极a、b之间的绝缘度,使得能够在燃烧室R内很好电离放电,另一方面防止热扩散。
图3是稳压腔的示意图,10是腔体,11是与腔体外壁连为一体的圆筒形罩,12、13是与进气管道3焊接的孔,腔体和罩都是用薄型不锈钢板冲压成型后再用高频点焊密封,9是支撑喷气圈7的螺钉。
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中可见,腔体10好象一种空芯环形管子。
图5是喷气圈7的顶视图,15是与逆向供气管道4焊接的孔,管道4通过腔体罩11上的孔14与孔15焊接的,16是喷气圈7上的喷气孔,共约10~15只,喷气圈7的外径比腔体罩11的内径稍小,其内径与陶瓷套筒8的外径近似,喷气圈7也是采用不锈钢薄板冲压后焊接制成的,有小孔的一面都向内凹进一个小弧度。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陶瓷套筒8的正视图,其高度与图3稳压腔的高度一致,壁的厚度约10mm,图中a、b是金属电极,D是与电极连接的导线。
图8是稳压腔盖6的正视图,其右半部是剖视图,盖子的外径以正好盖住图3稳压腔顶端为宜,中间大圆孔的内径与陶瓷套筒8的外径近似,盖子的上部弧形凸出端,开有许多出火口小孔17,盖子用不锈钢冲压制成。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管道少,结构简单,大都是冲压工艺,制造方便,成本低,点火时间小于1秒,使用方便,推广应用方便,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龙祥;张富生,未经汪龙祥;张富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