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颈固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15125.8 | 申请日: | 199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荣初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道和 |
| 地址: | 643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枕颈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适用枕颈融合术的病员。
目前国内外医院对病员作枕颈融合术时,在手述过程中均用钢丝固定植骨块,这种用钢丝固定的办法,存在着固定强度不够,在术后仍需颅骨牵引或长期要用石膏固定,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或者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旱日康复以及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枕颈固定器,这种固定器强度高,能够减少护理工作量,缩短疗程,手术后效果良好的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枕颈固定器的构思(图1)是用铬镍钼合金材料(00Cr17Ni14MO2)加工制成颈环(2),枕板(1),並同现有技术鲁格氏钢丝,髂骨块构成枕颈固定器,用直径为4mm的材料,冷轧加工制成U型长700~900mm,宽度外径为18mm、内径为10mm的颈环,颈环头端上有半缺口,用铬镍钼合金材料焊条达焊在枕板(1)的接点上(图1中A-A),焊缝拉力要求大于1000牛顿,焊缝打磨平整,焊件要光滑过渡,枕板(1)长36mm,宽10mm,上面有三个孔,孔中的直径不等,上半面孔大即为φ6.2mm,下半面孔小即为φ4.3mm,枕板边缘有多个弧形。本固定器采用多根鲁格氏钢丝将固定器髂骨块,1至4颈椎椎板和枕骨连接起来构成枕颈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枕颈固定器的效果是采用了00Cr17Ni14MO2作材料,制成颈环,枕板结构,用鲁格氏钢丝把髂骨块、椎板、颈环和枕骨拧紧固定,增加了枕颈固定强度,术后不需要继续牵引和长期使用石膏固定,有利于缩短疗程,减少护理工作量和并发症。应用本固定器现已成功地对患者施行手术两例,术后临床观察与照片验证,患者术后舒适,效果良好(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证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颈固定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枕板(1)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枕颈固定器的安装使用图。
图中(1)为枕板,(2)为颈环,(3)为枕骨,(4)为髂骨块,(5)为鲁格氏钢丝,(6)为颈椎椎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用直径为10mm的00Cr17Ni14MO2材料制成颈环长900mm,宽18mm的固定器(图3),和用同样的材料制成长36mm,宽10mm的枕板,並同颈环进行达焊形成固定器,手术时,患者俯卧,选用全麻,作后正中纵行切口,电烙止血,暴露枕骨隆突以下的枕骨(3)及需融合的棘突和椎板。在枕骨中线两侧钻孔,显露硬脑膜,清除颈3至4椎板间黄韧带,每侧用四根0.8mm的鲁格氏钢丝(5)穿过枕骨钻孔及颈3、4椎板下,放置一块5×4Cm的髂骨块(4),一端与枕骨相连,另一端呈鱼尾状置于第三颈椎棘突上(图3中6为颈椎椎板),把枕颈固定器装入显露部分,並在术中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颈环的长度並可对枕板和颈环作任意变形,然后将鲁格氏钢丝拧紧固定,缝合各层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荣初,未经黄荣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5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