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气胀式水上救生棒无效
| 申请号: | 90214422.7 | 申请日: | 1990-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匡惠兴;徐耀林;曹锡良;陈元生;周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救生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新亚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气 水上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气胀式水上单人应急救生装置。
现有的水上救生装置很多,但主要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救生艇等,对于救生筏和救生艇都是在发现有人需救援后赶到现场才能救援,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救援失败,救生衣需预先穿 上才能有效,而对于没有预先穿好的人则无效,救生圈可以投掷到落水者附近,使落水者抓住后而得救,但由于救生圈体积大,比较笨重,投掷距离较近,且不易投准目标,对于距离较远者则无效,中国专利局于87年11月公开了一份专利申请号是86103322的《新型充气式水上救生装置》,该装置所公开的带有电点火具的固体式气体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充气速度快且稳定,气体纯净、无毒无腐蚀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气源装置,但由于该救生装置仍需携带在船员身上才能起作用,对于没有携带该装置的人则无效,对于一般乘客是不可能都携带的,这就使救护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该装置的电点火具是利用水的导电性能经放大后而接通电源的,决定了该装置遇水就会工作,使存放困难,如存放不好被水侵湿就会动作,在潮湿的环境中也很容易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利于投掷而不必每人都带在身上的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的单人应急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措施实现:
为了便于投掷,设计一种外形象一根短棒或象一支手电筒的救生棒,把电池、开关、电点火具、固体成气剂的药柱、过滤冷却层和气囊全部装在棒体内,使之体积小,以利准确的远距离投掷。为了解决遇水或受潮发生误动作的问题,将电子开关改为需要有水的压力才能接通电源的水压式开关,使救生棒必需在沉入水下一定位置时才能工作。为了将气囊也装入棒体内,采用工业锦绸涂胶的橡胶布或聚胺脂布预先制成“马蹄形”经折叠后放入棒体内,一旦充气时,就能冲出棒体顶盖而成为便于使用的“马蹄形”救生圈。为了便于装拆,棒体由进水盖、压敏腔体、棒体外壳、棒头壳体和顶盖组成。水压式开关由橡胶膜片、压敏腔体、活动顶杆、防震弹簧、动触片和静触片组成,防震弹簧的弹力与需要沉入水中的深度有关,并能使开关具有一定的防震能力,当水进入进水盖内而对橡胶膜片产生压力时,该压力大于防震弹簧的弹力时,开关接通,救生棒就变成“马蹄形”救生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将全部零件都装在一个外形象一根短棒或象一支手电筒的棒形壳体内,体积小,重量轻,投掷远,落点准,充气速度快且稳定,不受湿度影响,环境温度在零下25℃至零上50℃的范围内能正常工作,使用安全可靠,救生率高,便于存放,广泛适应于江、河、湖、海的水上救生使用,是一种理想的水上应急救生设备。
附图是自动气胀式水上救生棒的结构图。
结合附图对救生棒作详细描述如下:
进水盖1与压敏腔体5用螺纹连接并压紧橡胶膜片2,防震弹簧3套在活动顶杆4上,使活动顶杆与橡胶膜片接触,动触片6装在活动顶杆的另一端作为开关的一个触点,在活动顶杆运动方向的前面有一个静触片7作为开关的另一个触点,压敏腔体与棒体外壳12之间装有密封圈8并用螺母9拧紧,棒体外壳内装有电池10、接插件11和发气装置壳体13,发气装置壳体内装有电点火具14、药柱15、药罩16、过滤网17、冷却剂18和出气孔19,电点火具的引出线径接插件与动触片和定触片组成的开关串联后与电池连接,药柱使用专利申请号为86103322固体成气剂的配方经压制而成,药罩有许多通气孔,棒体外壳的另一端与棒头壳体22采用螺纹连接,气囊21用工业锦绸涂胶的橡胶布或聚胺脂布或其它适合做救生圈的材料预先做成“马蹄形”形状并与橡胶管20粘接牢,橡胶管20的另一端套在出气孔19上,并在套接处用套圈紧固,然后将气囊折叠好放在棒头壳体内,气囊的折叠应有利于气体畅通,最后将顶盖23套在棒头壳体上,其中,棒头壳体和顶盖是用软塑料制成,棒体外壳是用硬塑料制成,救生棒的总重量约600克,重心靠近棒头壳体。使用时,将救生棒投掷到落水者附近或水流的上游方向,救生棒落水后沉入水中20至80厘米,水的压力大于防震弹簧的弹力,橡胶膜片使活动顶杆移动,使动触片和静触片所组成的开关接通,电点火具被接通电源而引燃,药柱被加热而产生氮气,从药罩的通气孔溢出,经过滤和冷却后,在出气孔即可获得约45℃的纯净氮气,通过橡胶管向气囊充气,当气囊有了一定气体后便冲出顶盖并迅速充胀成为“马蹄形”救生圈而浮出水面,落水者只要抓住漂浮到附近的救生圈 便可得救。使用后,只要换上新的药柱和电点火具便可重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救生设备厂,未经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救生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4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车轮胎气压监视报警器
- 下一篇:多功能人力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