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推式动缸恒隙电力液压推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14096.5 | 申请日: | 1990-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4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方;赵树德;高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电器成套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F16D65/36 | 分类号: | F16D65/36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袁和善 |
| 地址: | 266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推式动缸恒隙 电力 液压 推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器的一种驱动装置,是一种动缸式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直推式电力液压推动器。
本实用新型已有技术:具有自动补偿装置的直推式电力液压推动器,有我国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发明并获专利的“自动补偿式的电力液压推动器”(ZL:87204958.2)。其结构原理是在液压缸中增加一补偿缸体,活塞位于补偿缸体内,叶轮旋转产生的推力直接作用在补偿缸体上,带动活塞进行工作。其自动补偿功能是在制动器闸片磨损后,补偿缸体中的活塞由于受到推杆压力在补偿缸体内产生下移而实现的。上述结构虽具有自动补偿功能,但结构尚较复杂,加工安装困难,而且电机位于机壳液压油室内,系浸油型。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电力液压推动器,使它既能保证自动补偿功能,又能达到结构更较简单合理、加工安装方便。而且使电机安装设计在缸体外部,为不浸油型,提高电机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其技术内容如图1所示,是由推杆(1)、上油缸(2)、活塞(3)、动缸(4)、阀门(5)、叶轮(6)、下油缸(7)、导油件(8)、电机(9)等构成。上油缸(2)与下油缸(7)构成本实用新型液压油室。在液压油室内,推杆(1)、动缸(4)、阀门(5)与活塞(3)组成本实用新型自动补偿装置。动缸(4)如图2所示,分上下两个圆柱缸体(12、13),中间设有隔层,分别为上下两圆柱缸体(12、13)的缸底和缸顶,隔层中央留有可配装阀门(5)的圆孔(14)。阀门(5)下部设有阀杆(11)。圆孔(14)内设有密封圈(15)。上圆柱缸体(12)内孔直径小于下圆柱缸体(13)。动缸上圆柱缸体(12)上端面为对称四凸板(16),配装于上油缸(2)内。动缸(4)下圆柱缸体(13)下底位于导油件(8)上。活塞(3)与推杆(1)构成一体,配装位于动缸(4)上圆柱缸体(12)内。导油件(8)如图3所示,位于动缸(4)下方、下油缸(7)内底部,上部成凹型,下部以四块筋板(17)支持并由螺钉(18)与下油缸(7)固定安装在一起。叶轮(6)配装于电机(9)转动轴上,位于动缸(4)与导油件(8)之间位置。电机为不浸油型,位于液压油室壳体外部,即下油缸(7)底部,其电机(9)转动轴是通过下油缸(7)和导油件(8)由密封件(19)密封接向叶轮(6)。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推杆,2-上油缸,3-活塞,4-动缸,5-阀门,6-叶轮,7-下油缸,8-导油件,9-电机,10-油室,11-阀杆,18-螺钉,19-密封件。
图2:本实用新型动缸(4)形状的主、俯视图:
12-上圆柱缸体,13-下圆柱缸体,14-阀门孔,15-密封圈,16-上圆柱缸体凸板。
图3:本实用新型导油件(8)形状主、俯视图:
17-四筋板。
图4:本实用新型制动器上位置图:
20-杠杆,21-连杆,22-弹簧,23-制动臂,24-制动轮,25-闸瓦,26-摩擦片,27-底座。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其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在正常工作状态无需补偿状况下:
首先将活塞(3)提拉至上圆柱缸体(12)顶端。因为动缸(4)位于四筋板(17)上方处于静止状态,在其自重的作用下,阀杆(11)与叶轮(6)中轴接触,使阀门(5)呈开启状态,所以在提拉活塞(3)时,液压油可顺利由阀门(5)进入活塞(3)与上圆柱缸体(12)形成的油室(10)内,从而保证了活塞(3)的自由提拉。
然后,启动电机(9)电源。当叶轮旋转产生向上推力推动动缸(4)上升时,推杆(1)受制动器弹簧(22)的作用力向下产生一个与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因为动缸上圆柱缸体(12)内孔直径小于下圆柱缸体(13),所以阀门(5)上端面受到推杆(1)的单位压力大于下端面受到叶轮(6)单位推力,因此阀门(5)可即刻关闭,从而保证了叶轮推力驱动动缸(4)连同活塞(3)和推杆(1)一起向上运动。这样,制动器便在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下,通过连杆(21)、制动臂(23)的连续作用将闸瓦(25)打开,此时完成制动器的机械开启程序。当关闭电源,叶轮(6)停止转动时,叶轮(6)的向上推力即刻消失,这时,制动器由于弹簧(22)的作用,一方面驱动推杆(1)使动缸(4)下移复至原位,另一方面闸瓦(25)也同时关闭,此时,便完成了制动器的机械制动程序。
本实用新型其动缸(4)的工作行程是由上油缸(2)与导油件(8)定位始终保持不变。
2、本实用新型自动补偿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电器成套设备厂,未经青岛电器成套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4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效功课表
- 下一篇:多功能高效燃气加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