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体匀变武术剑无效
申请号: | 90213950.9 | 申请日: | 199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3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炳斗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26601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体 武术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形体匀变武术剑。
目前所见武术剑,其剑身宽度和厚度变化比例不当,造型较笨拙,舞剑时剑身中部和后部易颤抖和头沉,劲力难以贯注在剑尖上,影响舞剑速度并容易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剑身的宽度和厚度变化比例不当,舞剑时剑身中、后部颤抖和头沉之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武术剑。
本实用新型由剑身(1)、护手(2)、手柄(3)、剑簪(4)、螺帽(5)、手柄铜箍(6)组成。剑身(1)的后部为平台状,其横断面为扁矩形,自后部平台的根部向前延伸至剑身(1)长度的约1/4处,平台部分结束,其结束处呈60°夹角形;自夹角顶点起,是剑身起脊部分,其横断面为扁菱形,菱形的两个钝角顶端为剑脊,两个锐角顶端为剑刃,当剑脊延伸至剑身(1)长度的约2/3处均匀消失;又开始呈平台状,继续向前延伸,直至前端剑尖,剑尖呈60°夹角形,顶尖为弧形;剑身(1)整体从后部平台根部起,至前部平台,其宽度之比为3∶2,变化为均匀渐窄;其厚度之比约为9∶1,变化为均匀渐薄;自剑身后部的根部起,与剑尖反向延伸的是一段长形方柱体,长约19cm,其横断面边长相当于后平台根部宽度的1/4,后顶端为圆柱形并做有螺纹。与剑身(1)后部平台根部相接的是护手(2)做成元宝形壳体,其正视面与周围侧面成直角,底部做成半圆形,两翅分别向两侧上方伸展,其夹角为60°,两翅之间为波浪形,波浪形面的中心处开有长方形通孔,与长方形通孔位置正对的底部上开有正方形通孔;其壳体的厚度为中部厚,向两翅边渐薄,呈慢弧状,与护手(2)底部相接的是手柄(3),做成扁圆柱形,其中部粗、两端细并加有铜箍,柱体中间开有方形通孔。与手柄(3)后端相接的是剑簪(4),做成扁三楞形壳体,楞部为弧形,正视面与周围侧面成直角,其壳体厚度为中部厚,周边渐薄,其一个楞部的侧面中心处与所正对的侧面上分别开有方形通孔。
剑身(1)可用韧性较好的65#锰钢板制成;护手(2),剑簪(4)可用1cm厚的黄铜板制成;手柄(3)可用涩木,如李木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剑身自后向前,宽度和厚度变化比例适当,整体造型秀美,舞剑时剑身中、后部不易颤抖、不头沉,劲力可贯注于剑尖,利于舞剑的快速要求,既顺手又不易伤人。
结合附图说明形体匀变武术剑的实施例。
图1为形体匀变武术剑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形体匀变武术剑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3为形体匀变武术剑示意图的剑身侧视放大图
图4为D-D局部剖视图
图5为E-E局部剖视图
图6为A-A局部剖面图
图7为B-B局部剖面图
图8为C-C局部剖面图
其中,(1)是剑身,(2)是护手,(3)是手柄,(4)是剑簪,(5)是螺帽,(6)是手柄铜箍。
由剑身(1)后部平台根部起向后延伸的长形方柱,依次串装护手(2),手柄(3),剑簪(4),靠螺帽(5)紧固,构成武术剑的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炳斗,未经张炳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转动搁架的鞋柜
- 下一篇:爆炸式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