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子调节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13914.2 | 申请日: | 199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延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延芬 |
| 主分类号: | H02P9/30 | 分类号: | H02P9/30 |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爱华 |
| 地址: | 25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交流 发电机 电子 调节器 | ||
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子调节器,属于用于取得所需输出值的发电机的控制装置。
多年来,汽车发电机普遍使用的是机械式FT61型调节器,由于工作时触点产生电火花,因此很容易出现两触点粘连或触点氧化不导电的情况,使电瓶和车用电器过早损坏,有时中途出现故障,汽车驾驶人员非常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研制电子式调节器,如《中国专利》1989年6月1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88218655.8的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子调节器,及《中国专利》1989年6月28日公开的申请号为88207419.9的硅整流发电机电子电压等,88218655.8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子。调节器采用取样电路、开关电路及发射极输出电路,而88207419.9硅整流发电机电子电压调节器,是在检测电路与开关电路之间设有单结晶体管组成的整形电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汽车发电机稳压特性好转,外接引线少,减少故障,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电路稳定性仍不够好,管损大,使发电机不能全负荷工作来使用寿命不够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具有稳定性好、管损小、发电机基本是工作在全负荷状态、使用寿命长的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子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的:该电子调节器由外壳、取样电路、输入端与取样电路输出端相连的延时开关电路,输入端与延时开关电路输出端相连的负反馈电路及输入端与负反馈电路输出端相连的保护电路、输出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措施来实现:即取样电路由相串联的电阻R1、R2组成,延时开关电路是由稳压二极管DZ、三极管BG1、电阻R4、热敏电阻R5、电容器C1组成,稳压二极管DZ的负端接在电阻R1与R2之间,正端与三极管BG1相连,电容C1的正端与稳压二极管DZ的正端相连,负端接地,电阻R4、R5相并联,一端接正电位,另一端与三极管BG1的集电极相连,负反馈电路是由电容C2、电阻R3相串联而成,R3一端并接在DZ的负端,C2的一端接在发电机转子线圈L的一端,保护电路是由电阻R6、三极管BG2、二极管D组成,BG2的集电极与BG1的集电极相连,基极并接在C2的一端,BG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BG3的基极相连,R6并接在BG3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二极管D并接在发电机转子L两端,输出电路由三极管BG3组成,BG3的集电极并接在电源正端,发射极与L的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调节器的保护电路还可用二极管D完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调节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调节器的电路原理图之二,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调节器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延芬,未经谢延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