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式流量控制阀无效
| 申请号: | 90213440.X | 申请日: | 199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惠 |
| 主分类号: | F16N23/00 | 分类号: | 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玉良 |
| 地址: | 110025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流量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往复动作机件润滑的装置,是一种脉冲式流量控制阀。
目前,由液压或机械驱动往复工作的机件,如刀架、导轨或滑板等的润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油杯注入式:每班工作需多次停车注油,甚至一班只注一次,这样不仅费工费时,往往因注油少而导致导轨或刀架的严重磨损。二、单向节流阀式润滑:它的缺点是加工装配较难,需停车润滑,费工费时,手动调节节流阀时流量不易撑握。无法观察油量大小,当刀架润滑部位流出油后方知润滑油已足,这时关闭节流阀已浪费了不少润滑油。三、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点动式润滑;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增加了液压管路和电气元件。点动时间不易撑握,因此油的浪费较大。如在刀架上设立润滑油的回收装置,那将其结构及工艺变得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冲式流量控制阀,它不仅利用了往复运动元件的油压变化作为自身的脉冲润滑源,而且还能对其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达到良好的润滑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该阀的阀体内设有纵横相通的四个阀腔,每个阀腔内均设有由钢珠和弹簧构成的阀芯,其中上阀腔和下阀腔的两阀芯间设有一柱塞,而左阀腔和右阀腔均通过滴油管与各自的油标相通。在阀体外部通过三个旋钮来控制左、右和下阀芯。
下面依据附图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脉冲式流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A-A线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该控制阀的阀体1为一矩形体,在阀体1内设有四个圆柱状阀腔,即上阀腔2、下阀腔3、左阀腔4和右阀腔5,并由这四个阀腔纵横相交处相通。四个阀腔内均设有由钢珠6和弹簧7构成的阀芯。在上阀芯与下阀芯的钢珠6之间设有一柱塞8,这样,所谓的纵横相通是:左右阀腔4、5是通过各自阀芯钢珠6前部的油路9与下阀腔3相通,而上下阀腔2、3是通过上下滑动的柱塞8相通。在上阀腔2的后部用丝堵10将其阀芯固定在阀腔内,而在下阀腔3、左阀腔4和右阀腔5的后部均由各自设在阀体1外部的调压旋转结构将其阀芯固定在各自的阀腔内。调压旋钮结构是由螺杆11、密封环12、压盖13、圆锥销14和旋钮15构成。在上阀腔2两侧的阀体1上对称设有两紧固螺孔16,而下阀腔3两侧的阀体1上对称设有两用透明材质制做的油标17。油标17通过螺纹紧固在阀体1内,并在与阀体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18,两油标17通过各自的滴油管19与分别与左阀腔4和右阀腔5联通,而滴入油标17内的润滑油则与图2所示的两出油口20相通排出阀外。进入该阀腔内的进油孔21则与上阀腔2相通。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来叙述一下本阀流量控制原理。由于本阀在整个润滑系统中仅仅是一个执行元件,所以进入它内部油液是靠其它装置供给的。另外,因为它是专为往复工作的元件润滑的,这样供给它的油压只是间歇(或称脉冲式)的。当润滑油从进油孔注入上阀腔时,由于上阀腔中的弹簧弹性略小于下阀腔,所以在间歇时,下阀芯就会把柱塞顶入上阀腔,而注油时在油压和上阀芯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又把柱塞压下来。这样,也就是在柱塞这上下滑动中将上阀腔的润滑油带入上阀腔与其它三个阀腔的相交处,进而将油又分配给左、右阀腔。当观察左右油标内的滴油管的滴油量不适时,便可调整左右旋钮来控制和平衡各自的流量。若调节下旋钮时,便可控制整个阀的油流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流量易观察、易控制,它不仅在机件的每一往复运动中就能滴上适量的润滑油,而且不需停车来润滑,不浪费油,可使被润滑件始终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惠,未经郑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4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火炉具基座
- 下一篇:无链条传动变速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