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负阻开关元件的汽车闪光器无效
申请号: | 90213247.4 | 申请日: | 199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24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和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国平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开关 元件 汽车 闪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光学信号装置所用的一种电路,进一步是指用于指明行驶方向变化的转向信号灯的一种汽车闪光器。
现各类汽车用于控制转向信号灯闪烁发光的闪光继电器(以下简称闪光器),可分为热阻丝式、电容式、晶体管式和电磁继电器式几类。其中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具有过载能力强、频率稳、寿命长和易装配等优点,是各类闪光器中整体性能最好的一种,其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现在一般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的接线为三根,其中一根为搭铁的(即接地),工作时三根线不可接错,否则,轻者无法工作,重者损坏闪光器,因此比较只有两根接线且无极性区别的热阻丝式闪光器来,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使用起来就明显感到不甚方便和不安全保险。此外,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性能虽优,但成本和销价却是几类闪光器中最高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有两根接线且无极性区别的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并且使得其成本和销价较低。
这种新型闪光器的电路是这样来设计的。参见图1的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它由桥式变换电路(1)、储能元件(2)、定时电路(3)、负阻开关元件(4)、电磁继电器及驱动电路(5)组成。桥式变换电路(1)将输入电压变换成规定极性的电压后,对储能元件(2)进行充电储能,储能元件(2)将充得的电压一路输送给定时电路(3)使之充电,另一路输送给电磁继电器及驱动电路(5)作为工作电源,定时电路(3)输出变化的信号对负阻开关元件(4)的开启时间进行定时控制,电磁继电器及驱动电路(5)接受负阻开关元件(4)输出的脉动电流信号,以驱动和控制电磁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电磁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J并联在桥式变换电路(1)的两个输入端,这两个输入端的引出线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根工作接线,工作时外接电路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图1中,桥式变换电路(1)的两个输入端A、B中任意一端(如B)与汽车上的转向灯开关K的动触头端相连,左转向信号灯及指示灯D左和右转向信号灯及指示灯D右的一端分别与转向开关K的两个静触头端相连,D左和D右的另一端都与地端相连,蓄电池电源电压(12V或24V)加在A端和地之间。当转向灯开关K打向左转向端(或右转向端)使K接通后,由于电磁继电器尚处在释放状态,所以桥式变换电路(1)输入端未被电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J短路,蓄电池电压加在串接的桥式电路(1)和D左(或D右)上,按分压比例,蓄电池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路(1)输入端,而D左(或D右)两端电压极小,故D左(或D右)灯泡不亮。此时桥式变换电路(1)将输入端得到的电压变换后,开始给储能元件(2)充电,再给定时电路(3)充电,当定时电路(3)充得的电压大于负阻开关元件(4)本身的转折电压Vs时,负阻开关元件(4)导通,电磁继电器及驱动电路(5)中的电磁继电器得电吸合,于是并联于桥式变换电路(1)输入端的电磁继电器常开触点J闭合,使得电路(1)输入端被短路,此时蓄电池电压全部加在D左(或D右)上,灯泡发出较亮的光。在桥式变换电路(1)输入端电压为零的情况下,储能元件(2)仍继续向电磁继电器及驱动电路(5)提供能量,而桥式变换电路(1)则阻止电能由储能元件(2)向触点J释放。当定时电路的充电电压减小,使得负阻开关元件(4)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IH时,负阻开关元件(4)截止,电磁继电器及驱动电路(5)中的电磁继电器失电释放,于是并联于桥式变换电路(1)输入端的电磁继电器常开触点J断开,此时蓄电池电压又几乎全部加在桥式变换电路(1)输入端,D左(或D右)灯泡由亮变暗。接下来,定时电路(3)再次充电,D左(或D右)灯泡再亮,……,如此周而复始,D左(或D右)一明一暗地闪烁,标示着汽车转弯的方向,直至转向灯开关K断开。
由上可见,这种采用负阻开关元件的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只有两根工作接线,而且不分正负极性可任意接,因此使用方便、安全保险。该闪光器所用元器件数量比一般电磁继电器式闪光器少5~8个,成本和销价都较低,而且容易装调。其闪光频率稳定,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极小,并且使得转向灯灯光亮暗分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和,未经王宝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3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式内窥镜光学系统
- 下一篇:节能方便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