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公路两用摩托车无效
申请号: | 90212827.2 | 申请日: | 199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43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曙光 |
主分类号: | B60F1/00 | 分类号: | B60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公路 两用 摩托车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既能在公路上,又能在铁轨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以往的摩托车仅只能在公路上行驶,而两用摩托对这种只能在公路上行驶的摩托加以改进,使其保持了在公路上行驶的各种性能,又可以用于在铁轨上行驶,从而扩大原有摩托车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成一种在公路和铁轨上都能行驶的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只能在公路上行驶的摩托车安装上导路装置。导路装置包括前导夹〔1〕、旁支杆〔19〕和后导夹〔17〕。前导夹和后导夹用于保持前轮和后轮始终压在铁轨的工作面上。而旁支杆用以保持摩托车的左右平衡。其后导夹由支撑脚改进而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前导夹、后导夹及旁支杆起作用时,则能在铁路行驶,而不起作用时,则可在公路上行驶。
附图1为立体图,附图2为A向侧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参见附图,图1、图2都为工作状态。前导夹〔1〕的头部有槽口,夹在铁轨上,其尾部有弹簧之一端固接,弹簧之另一端固定联接在前撑杆〔6〕上。由弹簧力使前导夹的槽口紧压在铁轨上,前导夹的中部联接在前轮中心轴上。钢索〔3〕固接在前导夹〔1〕的固定柱〔2〕上,经过换向座〔4〕,联接到滑杆〔23〕上。固向柱〔22〕固定在前撑杆上,中间的上部分有通槽,下部分有圆柱孔,是滑杆〔23〕上下滑动的导向孔,滑杆〔23〕上端固定在固向杆〔8〕上,滑杆〔23〕在固向杆〔8〕与固向柱〔22〕之间的部分外套有压力弹簧〔21〕,工作时固向杆在拉索〔10〕作用下,下压弹簧〔21〕、固向杆进入固向柱的通槽内。通槽的槽宽与固向杆宽度相同,这样,前轮便不能转向了。同时,滑杆下移,钢索〔3〕放松,前导夹只有弹簧〔5〕作用,而处于工作状态。
固向杆另一端铰接在支架〔16〕上。中间有固定柱固接于柱索〔10〕上。摇杆〔12〕一端与拉索〔10〕固接,另一端与支架〔16〕铰接。中间有固定柱固接在拉索〔13〕上,而拉索〔13〕绕在导筒〔14〕上。由于导筒〔14〕在直立柱〔11〕上转动,从而拉紧或放松拉索〔13〕。工作时,拉索〔13〕处于拉紧状态。
直立柱为圆柱形,上端固接在横梁〔9〕上,下端固接在支架〔16〕上。在靠近下端的地方,直立柱上固定有横销〔15〕,横销〔15〕穿过直立柱两端都伸出直立柱一节。导筒可以在直立柱上上下移动。靠人力下移,而其下端接触压力弹簧由弹力使其上移,压力弹簧套在直立柱〔11〕上。导向〔14〕的下部分有曲槽。导筒下移并转动时,槽销〔15〕在此曲槽内移动。转到到位部位时,槽销克服弹簧阻力钩住导筒,使其不能上移,同时,导筒由横销卡死,而不能再转动。
曲杆〔18〕一端固定在导筒〔14〕上,一端与夹杆〔20〕铰接。铰合时,曲杆〔18〕与夹杆〔20〕相互转动的角度给以限制,且曲杆〔18〕与夹杆〔20〕的下面用拉力弹簧〔24〕联接,夹杆〔20〕的末端有夹槽,夹槽夹住铁轨。
后导夹由支撑脚改进而来,有夹槽,用于夹住铁轨。
当要使车离开铁轨时,用脚踩在曲杆〔18〕上,下压曲杆〔18〕并向后转动,使导筒脱开槽销的作用。在弹力作用下导筒上移,旁支杆转动90°,收复到紧靠车的一侧。由于导筒转动,拉索〔13〕〔10〕都放松,固向杆在弹簧〔21〕作用下脱离固向柱的槽口,这样前轮便能转向,同时,在弹簧〔21〕作用下,钢索〔3〕拉紧,牵动前导杆,克服弹簧〔5〕的作用使前导夹抬起,前导夹的槽口脱离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曙光,未经陈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2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贴邮票的方便信封
- 下一篇:化学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