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阳台晒衣架无效
| 申请号: | 90212239.8 | 申请日: | 199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6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祥;崔铁民;吴立平;石朝青;崔红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立祥 |
| 主分类号: | D06F57/12 | 分类号: | D06F57/12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奚幼坚 |
| 地址: | 210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阳台 晒衣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出楼房阳台外晾晒衣物的晒衣架,特别是一种阳台扇形活动晒衣架,属家庭用品领域(006F57/12)。
随着住宅建设的不断发展,每年都有大批居民搬进新居,每家每户都利用住室的阳台晾晒衣服、被褥等,为了使阳光充分照射在被晾晒的衣服上,有些住户利用角钢或铁管焊接成框架伸出阳台外,再用铅丝或绳子绑扎在框架上或用竹竿搭在框架上晾晒衣物,这种框架结构的缺点一是安装不便,二是晾晒及收取衣物时,需将上身俯于阳台之外,危及人身安全,三是容量小,晾晒的衣物有限,如有风时,衣物会滑移或脱落,四是这种结构多为各家自制,无统一形式,故而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结构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安装及使用均很方便,并可统一大批量制作、式样美观的阳台扇形活动晒衣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下:将与住室阳台护栏墙顶面固接的基座制成固定座和旋转板二件,固定座与阳台固接,旋转板通过轴与固定座联接,多根支杆(4至6根为宜)中每根支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轴联接在旋转板上,(也可不设旋转板,此时固定座即为基座,支杆通过轴直接与基座联接)。旋转板联接轴心是旋转板的形心,支杆联接轴心对称分列于旋转板联接轴心两侧,并与其在一条直线上。旋转板联接轴与支杆联接轴均可为螺栓。在支杆长度方向上还可依次设有若干晒衣环,晒衣环最好以等间距方式设置在支杆上,供晾晒衣物的衣架悬挂。用绳索在每根支杆的悬浮端上绕一圈后,将所有支杆的悬浮端串联起来。在旋转板与固定座联接轴心的正上方合适高度上装设一带圆环的构件(可安装在上层阳台的底面上),通过此圆环构件用铅丝与每根支杆悬浮端相连避免在晾晒衣物过重时,支杆向下受力太大。在晾晒或收取衣物时,将连于每根支杆悬浮端的绳索收紧,可将张开一定角度的支杆并拢至与阳台正面平行的位置,在支杆长度相应位置上,设置一与阳台固接的支杆搁架,则可将支杆悬浮端放在搁架上。支杆可为实心杆也可为空心管,晒衣环可焊接在支杆上,也可嵌在支杆管内。基座、旋转板、支杆及支杆接头、支杆搁架、压条均可用金属制成,晒衣环及支杆堵头可用塑料制成,也可用金属制成。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图及使用状态示意图(顶视)。
图2为支杆的一种结构形式。(断面)
图1中,(1)为支杆,共有4根,用轴(9)联接在旋转板(7)上,实线为支杆起始位置,放在搁架(3)上,晾晒衣物时,将支杆围绕轴(9)旋转张开一定角度(虚线所示),同时通过轴(8)联接在固定座(5)上的旋转板(7)亦可绕轴(8)旋转至合适受光位置(虚线所示),用绳索(2)将每根支杆的悬浮端相连,收拢支杆时,只需拉紧与支杆搁架(3)相连的绳索(2)即可,在晾晒衣物较重时(如被褥)可将二根或几根杆合并使用。支杆搁架(3)及固定座(5)(无旋转板时即为基座)用木螺钉(10)通过嵌入阳台(4)内的塑料膨胀套管固定在阳台(4)的顶面上,(6)为压紧固定座的压条,也用木螺丝拧在阳台(4)上。
图2是用1mm左右厚的铁皮卷制的空心支杆,有缝边,长度取1700mm左右,(与晾晒被褥宽度相应)杆直径¢15mm左右。
支杆一头可与带孔的接头插接(焊接或螺纹联接也可),用一直径略小于接头孔径的螺栓穿过接头孔后拧入旋转板中,螺栓全部柠入后,其长度不应超出旋转板的厚度,支杆的另一端(悬浮端)与一带耳朵的堵头套接(或焊接、或螺纹联接),堵头耳朵上的孔供穿过铅丝向上吊起,以减轻支杆的悬浮受力。供衣架悬挂的晒衣环可通过空心支杆管的缝依次嵌入管内,之间可用衬管隔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及使用均很方便,晾晒衣物时不需将身体探出阳台外,支杆及旋转板的转动位置随意可调,可充分利用阳光照射,晾晒容量大,衣物也不易滑移、脱落,适合大批量生产,式样统一、美观,对没有阳台的住户,可将基座固定在窗台上或外墙壁上可达到同样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立祥,未经吴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2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