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变压器安全充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90211814.5 | 申请日: | 199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2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信敏 |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安全 充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充电机。
它是本人申请号为89213196.9无极性安全充电机的改进。无极性安全充电机是利用被充电蓄电池的剩余电压E0来选择和驱动可控硅的导通,从而达到无极性不怕短路自动限压脉冲充电的目的。它虽然设有“相线接反报警器”,用来提醒用户不准把电源的相中线接反,以防充电夹子A误接到相线上而使充电操作人员发生触电事故,但充电场所必须设有“地线”。一旦发生“地线”接触不良或“相线接反报警器”失灵,则有可能把电源的相中线接反,而使得充电夹子A直接同~220V的相线连通,因此会使徒手操作的充电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另外,无极性安全充电机的充电电流,随~220V电源电压的升降而明显地增大和减少,因此很不利于进行恒流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保留无极性安全充电机的优点,改进其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虽然在充电主回路里无电源变压器,但当~220V的相中线任意交换时,而充电夹子A和B都不会直接同~220V的相线连通,因此能确保充电操作人员不发生触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避免充电电流随~220V电源电压的升降而明显地增大和减少,以达到基本上恒流充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蓄电池E0极性鉴别电路、自动限压电路、触发脉冲振荡电路、防触电整流电路和可控硅SCR导通角自控电路等部分组成。
附图(一)为无变压器安全充电机方框图。
附图(二)为无变压器安全充电机实施例电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相中线内各接一只可控硅SCR1和SCR2,以此构成防触电整流电路。因为不管电源的相中线如何交换,充电夹子A和B都不直接同~220V的相线连通,还因为SCR1和SCR2的导通均受被充电蓄电池剩余电压E0的控制,所以即使接通~220V电源,也可以用徒手(穿普通鞋)触摸充电夹子A和B。因此能确保充电操作人员不发生触电事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相中线之间,通过D2、R1、R2为T1提供一个基极取样电压,以此构成可控硅导通角自控电路。当电源电压升高时,R2上的电压降将增大;使得T1的集电极电流减少和T2产生的触发脉冲频率降低,因此使SCR1和SCR2的导通角减少。电源电压的升高导致可控硅导通角的减少,二者的综合变化迫使可控硅在170~245V之间仍能基本上恒流充电。
本实用新型由T3、J1、D7、R8~R10等构成蓄电池E0极性鉴别电路。当充电夹子A和B的极性与被充电蓄电池E0的极性一致(A夹+极,B夹-极)时,E0通过D8和R8或R9或R10(R8~R10的数值分别由6V、12V、24V蓄电池的下限电压E0来决定)为T3提供了足以使J1-1吸合的正向基极电流。J1-1的吸合,使得T2产生触发脉冲,SCR1和SCR2也因此由截止变成导通状态,于是为蓄电池E0进行脉冲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信敏,未经李信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