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90211807.2 | 申请日: | 199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6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涪江电子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A01F12/56 | 分类号: | A01F12/56 |
代理公司: | 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小朴,邓其林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稻谷、麦子等农作物脱粒的脱粒机。
现有的脱粒机一般是单一的电动脱粒机或是单一的脚踏式脱粒机,其实用范围受到限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开了申请号为85200958的“脚踏式脱粒机”。该脚踏式脱粒机由机架、滚筒轴套、主轴、轴套、脚踏连杆机构、回位带、棘轮、棘爪组成。由于该脚踏式脱粒机的轴套与滚筒套之间用棘轮和棘爪相配合联动,棘轮和棘爪之间磨损较重,从而影响到整机的使用寿命。另外,该机只有脚踏动力机构,不能实现脚踏,电动两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轴套与滚筒轴套之间采用滚动配合,可单独用脚踏或电力作动力源,实现脚踏、电动两用的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脱粒机,包括机架、主轴、轴套、滚筒、滚筒轴套和一端固定在主轴上,另一端固定在轴套上的回位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上安有一啮合器,滚筒轴套套在啮合器上,通过轴套和滚筒轴套分别联接动力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啮合器可由凸轮、放置在凸轮的曲线凹槽内的钢球或滚柱构成,凸轮固定在轴套上。啮合器的凸轮上可开有三个曲线凹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动力机构可通过轴套联接脚踏动力机构,脚踏动力机构由脚踏传动带、脚踏连杆构成;其中:脚踏传动带一端固定在轴套上,并缠绕轴套,另一端连接在脚踏连杆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动力机构可通过滚筒轴套联接电动动力机构,电动动力机构由套在滚筒轴套上的啮合器,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套在电机和啮合器上的电动传动带构成。
本实用新型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啮合器结构示意图,其中:8~凸轮,9~钢球。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踏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11~脚踏传动带,12~脚踏连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兼摘要附图,其中:1~机架、2~主轴,3~轴套,4~滚筒,5~滚筒轴套,6、7~啮合器,10~回位弹簧,11~脚踏传动带,12~脚踏连杆,13~电动传动带,14~电机。
如图1所示的啮合器,其凸轮(8)固定在轴套(3)上,滚筒轴套(5)套在其外层。当轴套(3)带动凸轮(8)沿W方向转动时,受离心力作用,钢球(9)将向凸轮(8)上的曲线凹槽槽口处移动,从而与滚筒轴套(5)接触,带动滚筒轴套(5)一起转动。由于钢球(9)与滚筒轴套(5)之间是滚动配合,所以磨损小,延长了机器的寿命。当轴套(3)带动凸轮(8)沿W反方向转动时,钢球(9)将始终靠在凸轮(8)上的曲线凹槽深壁上,这时钢球(9)与滚筒轴套(5)不接触,不会带动滚筒轴套(5)转动。本实用新型中凸轮(8)的曲线凹槽不放置钢球而放置滚柱也产生同样的效果。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的脚踏动力机构,其回位弹簧(10)一端固定在主轴(2)上,另一端固定在轴套(3)上,脚踏传动带(11)一端固定在轴套(3)上,并缠绕轴套(3),另一端连接在脚踏连杆(12)上。当脚踏下脚踏板带动脚踏连杆(12)移动一段距离时,将带动脚踏传动带(11)沿V方向移动,使缠绕在轴套(2)的脚踏传动带带动轴套(3)转动。当脚踏板不受力时,由于主轴(2)与轴套(3)之间固定有回位弹簧(10),将带动轴套(3)回转到原始状态,并使脚踏传动带(11)重新缠绕在轴套(3)上,脚踏连杆(12)也恢复到未受力状态,这样即可重复踏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3所示:由机架(1),主轴(2),轴套(3),滚筒(4),滚筒轴套(5),啮合器(6)、(7),回位弹簧(10),脚踏传动带(11),脚踏连杆(12),电动传动带(13),电机(14)组成;其中,主轴(2)架在机架(1)上,轴套(3)套在主轴(2)上,啮合器(6)安在轴套上,滚筒轴套(5)套在啮合器(6)外层,滚筒(4)与滚筒轴套(5)连成一体,回位弹簧(10)一端固定在主轴(2)上,另一端固定在轴套(3)上;脚踏传动带(11)一端固定在轴套(3)上,并缠绕轴套(3),另一端与脚踏连杆(12)相连,脚踏连杆(12)的转动中心固定在机架(1)上构成了脚踏动力机构;在滚筒轴套(5)上安有啮合器(7),电动传动带(13)套在啮合器(7)上,电机(14)与电动传动带(13)相连,电机(14)固定在机架(14)上构成电动动力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涪江电子机械厂,未经绵阳市涪江电子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睡袋
- 下一篇:玻璃窑平顶复合吊挂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