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阻塞气—固分离阀无效
| 申请号: | 90211766.1 | 申请日: | 1990-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0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郁;余宗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文郁 |
| 主分类号: | B02C11/00 | 分类号: | B02C11/00;B04C1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家清 |
| 地址: | 643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塞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固两相分离的阀,俗称气密阀或关风器。
在粮食的磨粉和炭黑生产等气力输送粉料的管路中,常用气密阀将气体与固体分开。例如,炭黑生产中所用旋风分离器的下部,就是用一只气密阀将炭黑与烟气分开,该气密阀是用一个带有4只或6只叶片的转子在与之相配合的外壳中旋转,转子的多个叶片将阀内腔分隔成几个独立空间,使入口与出口不能直接连通,防止气体穿过气密阀,通过转子的旋转将炭黑从入口送到出口,达到气相与固相分离的目的。这类气密阀由于没有考虑清扫问题,粉状物料容易附着在器壁和转子的叶片上,造成阻塞,影响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自洁功能的防阻塞气-固分离阀。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即防阻塞气-固分离阀作详细说明。
防阻塞气-固分离阀由阀1、减变速器2和驱动电机3顺次装配成一整体。
阀1的阀体4中部是供安放转子5的一圆筒形空腔;转子5是一个具有4~10只叶片的圆柱形叶轮。其中心有供安装轴7的孔和键槽,轴7穿入转子5中心的孔中,用键联接转子5与轴7,轴7通过轴承由端盖9和10定位、支承,轴7与端盖10间设有防气体外漏的普通轴封;端盖9和10分别封闭阀体4中部的圆筒形空腔两端,阀体4上部有入口11,阀体4下部有出口12。在转子5的各叶片间放置着清扫器6。在入口11和出口12分别与阀体4的圆筒形空腔连接处各安放一隔离网8。
清扫器6是放置在转子5的各叶片间的不定位重物,其形状为圆柱、多棱柱、球或其它形状,柱状时的长度不大于转子5的叶片长,清扫器6有多只,在转子5的每两个叶片间至少放置一只,各叶片间的清扫器6的重量应小于单个叶片的承载能力。
隔离网8是具有条形缝或圆形、方形孔的筛网,其缝宽或孔径小于清扫器6的长度或有效直径以防止清扫器6脱出,隔离网8靠近转子5的内圆弧直径应与阀体4圆筒形空腔直径相同,隔离网8也可与阀体4作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气-固分离阀的转子上设置较多的叶片并在每两叶片间放置至少一只清扫器,能够有效地防止气-固分离阀被粉状物料阻塞。
图1是防阻塞气-固分离阀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阀1的主视图。
图3是阀1的侧视图。
把本气-固分离阀安装在生产装置上时,让阀1的入口11垂直向上与气-固混合物料流通管路相连,出口12向下与固态粉料承接或传输机构相连。阀1的轴7通过弹性联轴节同减变速器2的低速轴连接,减变速器2与驱动电机3可作成一整体。驱动电机3的转动经减变速器2变速后,带动阀1的转子5旋转,或者用曲柄转动阀1的转子5。随着转子5的转动,放置在转子5各叶片间的清扫器6就沿着两叶片和阀体4围成的空间周边滚动,将附着在叶片和阀体内壁上的粉料刮扫下来。本气-固分离阀也可只由阀1和连接到阀1的轴7上之曲柄构成。此时,不设减变速器和驱动电机,以人力驱动阀1,进行气-固分离和消除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文郁,未经邓文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