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陆用油水分离组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0211664.9 | 申请日: | 1990-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曹栋安;陆岂凡;姜达清;陈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高塍工业水处理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分离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用物理法处理各种含油废水的组合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陆用油水分离组合装置。
目前油水分离组合装置在国内已经有了多种型号产品,可以适合于废水含油单一,机械杂质极少的船舶含油废水处理需要,由于此种设备一般都采用钭板,钭管采用分离元件,粗粒化只有二极,没有深度处理,所以,处理后出水的含油量一般可达到不同海域范围的相应排放标准;15--100ppm,而对陆域的含油种类复杂,机械性杂质众多,陆域范围含油废水的试行排放标准为10ppm不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将强化重力分离,粗粒化,吸附聚结处理工艺有机地组合成一钢质圆筒形整体结构,与输液泵、贮油槽及电控盒组合成处理装置,完全达到陆域含油废水国家排放标准,控制在10ppm以下。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进水管14用镀锌管焊接在上筒体法兰70mm处,上筒体16顶端装有电加热器6,上套筒15和盲板25焊接在一起,上套筒15中加入pp-2吸油毡,一号芯20用镀锌作为轴和盲板25用丝口联接,下套筒17通过螺丝、螺母固定在出水管7上,二号芯23与出水管7用丝口联接,出水口在上筒体顶端中央部位和上筒体用填料箱12、压盖13焊接连接,压力表底座11在上筒体16封头边缘向上30°-45°之间,上排油口距上筒体16上端100mm处,下排油口距下筒体法兰75mm处,上筒体16、盲板25及下筒体18用法兰连接,排污管17距上法兰70mm处,检修孔10距下筒体100mm处。
本实用新型优点:
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该装置充分利用了重力分离特性,不同分离材质的特性因素,从而对各种处理难度较高的含油废水工况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完全可以适用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各类机油、柴油、汽油、润滑油、动植物油、部分重油……等油品的含油废水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放或适当回用,提取的废油可直接回用。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1为清水油,2为废油水池,3为废液泵,4为过滤器,5为分离器,6为电加热器,7为出水管,8为出油管,9为电控柜,10为检修孔,11为压力表底座,12为填料箱,13为压盖,14为进水管,15为上套筒,16为上筒体,17为排污管,18为下筒体,19为下套筒,20为一号芯,21、22为固定螺丝、螺母,23为二号芯,24为排污放空口,25为盲板。
含油废水从进水管14进口,进水管14和正面排油成120°,并在上筒体法兰70mm处用镀锌管焊接或用并冒,在上筒体16内产生旋涡,促使废水中的废油离心分离,强化重力分离,分离出的废油集结于上筒体16顶端,上筒体16顶端装有电加热器6,电加热器6按照90°平分,当由于气候寒冷,废油排不出去时,用电加热废油,通过强化重力分离后的水则从上套筒15中流过,上套筒15和盲板25焊接在一起,上套筒15中加入pp-2吸油毡,水中颗粒较大的油滴被吸附聚合,自动浮起在上筒体16顶端,通过pp--2的水又从一号芯20中通过,一号芯20用尼龙网布卷成,用镀锌管作为轴和盲板25用丝口联接,盲板25连接上、下套筒及各项分离元件,水从一号芯20中通过,水中极微小的油颗粒(在狭小空间内)被碰撞产生大油滴浮起结聚在下筒体19的上端,水再由下套筒19中溢出,下套筒19用固定螺丝21、螺母22固定在出水管7上,水再流到二号芯23作深度处理,水中极微量的油颗粒通过二号芯中pp--1吸附除去,从而使水达标,二号芯23与出水管7用丝口联接,出水口在上筒体16顶端中央部位与上筒体16的填料箱12,压盖13焊接连接,压力表底座11在上筒体16封头边缘向上30--45之间,分离出的废油分别从出油管8中排出,上排口距上筒体16上端100mm处,下排油口距下筒体法兰75mm处,上筒体16、盲25及下筒体18用法兰连接,分离后上筒体内的泥渣从排污管17排出,排污管17距上法兰70mm处,10为检修孔,用于检修二号芯23,距下筒体100mm处。整个处理过程采用全物理分离,没有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高塍工业水处理设备厂,未经宜兴市高塍工业水处理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6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