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烟雾光源无效
| 申请号: | 90211565.0 | 申请日: | 199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7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雨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现代综合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1L9/00 | 分类号: | F21L9/00;F21L15/04;F21L15/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光源用于浓烟雾恶劣大气条件时照明、搜索、发现和识别目标。
大气烟雾粒子散射形成附加气幕亮度,使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对比降低,从而难以发现和识别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认识的目标,“大气光学”已有科学理论阐述。散射机理告诉我们,散射是有选择性的,它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采用黄光照明可以改善透视效果,降低气幕亮度。目前汽车透雾灯、船舶投光灯等都是或采用黄色灯泡或采用黄滤色片使出射光线成黄色以达到透烟雾的目的。
对于浓烟雾(大气透过率0.4-0.02/千米),作用距离较远(如普通电筒是3米,现要求5-7米),且对光源体积和重量都有限制时,现在采用的透烟雾光源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必须在调查现有各种光源基础上,取其优点,改进性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解决浓烟雾恶劣大气状态下目标照明与认识问题,它比现有的光源透雾性能好,作用距离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提高光源的发光强度或加强一定距离上目标的照度。本装置如用于携带式电筒,它采用新型光电镉镍电池做电源,溴钨电珠后,在3米作用距离上目标照度可达1000勒克斯,而普通电筒同样距离只有110勒克斯。
二、严格控制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对产生黄光的滤色片或黄灯泡经分光光度计测试,在400-500毫微米波段应有低透过率,520毫微米以远长波可见光才允许高透过。
三、人眼是认识目标的探测器,人眼视觉特性决定了最终发现和识别的效果。Vλ视觉函数滤光片与黄滤色片迭加匹配将改进透浓烟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综合各种新颖电光源,采用更符合光学原理基础上设计制造的。上述光源,黄滤色片或黄灯泡以及Vλ视觉滤色片都是市场供应的成熟部件,工艺上没有任何特殊要求,所以都是容易实现并付诸生产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实用新型透烟雾光源具体结构由以下实例及附图给出。
该装置包括新型供电电源1和发光灯泡2及反光镜组成主体发光光源,在反光镜前方按装有黄滤色片3、Vλ视觉函数滤光片4,必要时在Vλ视觉函数滤光片4前方加装会聚或发散透镜5,以用于识别或搜索目标7。这样的光源将有效地透过浓烟雾大气,消除附加气幕亮度,使一定距离上的目标被认识。
该装置各部件以透烟雾电筒产品为例介绍其性能、选择和制造指标:
镉镍电池: 3GNYD 0.55 3.6V 0.55安时
溴钨电珠及反光罩: φ45 4.2V
黄滤色片: 玻璃、有机玻璃、透明苯、赛璐珞等都可作基体。指标:
厚度:0.2毫米,口径:45毫米
光学透过率: 400-450毫微米 T<0.10
450-500毫微米 T=0.10→0.75
520 毫微米 以远T≥0.75
Vλ视觉函数滤光片:
指标:
厚度:0.1~0.5毫米,口径:45毫米
光学透过率: 540~560毫微米 T=0.99
380~450毫微米 T=0.01~0.1
560~760毫微米 T=0.90~0.1
会聚或发散镜片:除光学镜片外,还可用有机玻璃或透明苯作材料,热塑或压塑成型,镜片内表面制成同心圆纹,保证出射光束均匀一致。其光学指标根据作用距离设计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现代综合技术研究所,未经南京现代综合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1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