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胆式集绒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10847.6 | 申请日: | 1990-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45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长;丁兆坤;张丙茹;刘永锋;唐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惠民地区棉麻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B1/04 | 分类号: | D01B1/04;D01G15/82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赵学民 |
| 地址: | 2566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胆式集绒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性物质与气流的分离装置。主要适用于棉花加工厂的剥绒车间一道棉短绒及轧花车间皮棉与气流的分离。
目前,生产和使用的集绒装置,主要由外壳、网筒、内胆、进、排风口、卸料口、外壳和网筒之间的密封装置以及托轮组成。由于挡风的内胆安装在网筒内,使网筒只能在两个托轮的支承下转动。这样就使得网筒与外壳之间的封闭面积和整个网筒圆周面积相比较少,即网筒的网面的利用率不足整个网面的40%。使得传统集绒器的体积庞大,难以密封,大量的棉短绒跑掉,造成资源浪费及新的环境污染。庞大的网面转动,需要的动力较大,能耗较高。托轮支承网筒转动时容易产生振动,使得网面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比较困难,也是造成大量棉短绒跑掉的原因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网筒的网面利用率高,网筒与外壳间的密封性好,结构合理,体积小的一种用于纤维物质与气流分离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组成传统集绒装置的网筒,开口圆筒形外壳、网筒与开口圆筒形外壳之间的密封装置。以及安装在开口圆筒形外壳上的卸料斗、进风口、排风口和支承架。其技术要点是:网筒固定安装在一个转轴上,该转轴由开口圆筒形外壳的两个端面支承,转轴的一端伸出开口圆筒形外壳的一个端面,其转轴的外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带轮,经该带轮带动网筒转动。开口圆筒形外壳的另一个端面固定安装排风口。在安装网筒的转轴中间经轴承安装一个中间轮,该中间轮的下侧固定安装一个重锤,该中间轮的一侧固定安装一个端部带密封的U型支架,该U型支架位于卸料斗所对应的网筒部分的内侧,起到网筒内与卸料斗之间密封的作用。本集绒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网筒经同轴固定安装的皮带轮带动其转动,棉绒与空气的混合气流经进气口进入开口圆筒形外壳内侧与网筒外侧所形成的环状空腔中,由于网筒的两端部与开口圆筒形外壳的内侧两部分之间装有密封装置,气流只能通过网筒的网面进入网筒,其棉绒受网面的阻挡被留在网面的圆周上。气流经网筒的内筒和开口圆筒形外壳的端面排风口排出。被收集在网面上的棉绒随网筒的旋转到卸料斗,由于卸料斗所对应网筛部分内侧的U型支架,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不随转轴转动,网筒旋转过程中一直对着卸料斗部分的网面,使棉绒可以脱离网筒的网面从卸料斗处排出,这样就完成了棉绒气流的分离。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网筒是安装在一个转轴上,使得开口圆筒形外壳可以覆盖除卸料斗部分对应网面以外的其他全部网面,即网面的利用率可高达90%以上。这样就可在保证其风量的前提下,相应地缩小该装置的体积。网筒的体积缩小,使其转动的动力也可相应地减少,从而节省能源。网筒体积的缩小和网筒在其转轴的带动下转动平稳,便于开口圆筒形壳体与网筒之间的密封,可避免大量的棉短绒因密封不好而跑掉,而污染环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的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网筒(9)经过两端的径向支承固定安装在转轴(13)上,转轴(13)经轴承安装在开口圆筒形壳体(1)的两个端面,即在两个端面的支承下转动。转轴(13)的一端伸出开口圆筒形壳体(1)的一个端面,其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带轮,经该带轮接动力带动其网筒(9)转动。当然转轴(13)的外端也可安装齿轮等与动力相接。在开口圆筒形壳体(1)的另一个端面上设一个排风口(16),以接负压源,将从进风口(8)进入的气体吸走。转轴(13)的中间经轴承安装一个中间轮(12),中间轮(12)的下侧固定安装一个重锤(11),在该重锤(11)的重力作用下,使得中间轮(12)不随转轴(13)转动。中间轮(12)上还固定一个端部带有密封(5)的U型支架(4),U型支架(4)位于卸料斗(7)所对的网筒(9)部分的内侧,经U型支架(4)和它前端部固定安装的密封(5)可以使卸料斗(7)所对的网筒(9)部分无压,以便使棉短绒转到卸料斗(7)处时排出。卸料斗(7)固定安装在开口圆筒形壳体(1)的一侧。卸料斗(7)的上侧开口圆筒形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带密封的挡板(3)。卸料斗(7)的下侧开口圆筒形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带密封的挡板(6)。挡板(3)、(6)的作用是防止气流从此处泄漏,使棉短绒跑掉。进风口(8)和卸料斗(7)可分别设置在开口圆筒形壳体(1)的两侧,两者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侧。最好两者设在同一侧,这时进风口(8)最好位于卸料斗(7)的下面,二者相邻。网筒(9)与开口圆筒形外壳(1)之间的密封装置可以采取传统的形式。为了提高开口圆筒形外壳(1)和网筒(9)之间密封的可靠性,两者之间的密封可采用截面为梯形的密封圈(2),密封圈(2)被安装在由一个动环(18)和一个定环(17)所构成的截面为梯形的槽中,定环(17)被固定在开口圆筒形壳体(1)内侧。定环(17)与动环(18)之间通过螺栓(15)连为一体。密封圈(2)的密封程度可以螺栓(15)调节。网筒(9)的网面可以采用传统的圆孔结构。为了提高网筒(9)收集棉短绒的效率,本网筒(9)可以采用方孔网板(20)和其上固定不锈钢丝布(19)的结构形式。这时不锈钢丝布(19)可以粘接在方孔网板(20)上,也可采取其他方法固定在方孔网板(20)上。支承架(10)是本装置的支承件,它可以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开口圆筒形壳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惠民地区棉麻公司,未经山东省惠民地区棉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0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