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灯电子镇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0210679.1 | 申请日: | 1990-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颜世科;李金友;陆大荣;徐涛;宋成志;刘玉申;辛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电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荧光灯管启辉和镇流的电子镇流装置。
目前,国内外一些厂家和科研单位已相继研究和生产了多种电子镇流器,例如《电子报》1989年3月刊登的遂宁市家用电器厂生产的DZJ电子镇流器等,这些电子镇流器普遍存在以下两类缺点,一是启动时冲击电流较大,在遇到输出端断路、短路及灯管老化时,镇流器电路会随即烧坏,甚至引起火灾;二是采用冷启动方式容易使灯管快速老化,整机工作时温升偏高,导致灯管及电路寿命缩短。归结起来,现有技术存在冷启动冲击电流大,无断路短路保护,温升高,寿命短等突出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子镇流器中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有予热启动,带输出短路断路保护,温升低,寿命长,且电路简单可靠,成本低,实用性好的荧光灯电子镇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包括:整机设计增加了启动时间常数电路,保证电子镇流器在启动过程中先予热(时间大于0.8秒)后启动;还设计有高频泄放电路,以便抑制短路开路时的自激谐振,保护整机不被烧毁;采用负反馈自动控制网络,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点,能使整机在任何情况下正常工作;采用特殊电路提高输出回路的Q值并减少开关管的开关时间以减少温升,保持电路在低温环境中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子镇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予热启动时间长,冲击电流小,输出短路断路保护可靠,抗老化能力强,温升低,寿命长,安全可靠,电路结构简单可行,设计合理,造价低,电光效率高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排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D1~D4和C1构成整流滤波系统;L1和C10构成消噪电路;R1,C4,D5,BG1,BG2和B组成开关电路;C2,C3,C9和L2组成输出控制电路;R5~R9,C6~C7和B构成负反馈自动控制网络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接通电源时,启动电容器1开始充电,待电压超过触发二极管2的触发电压32伏时,触发二极管2导通,继而给开关三极管3提供偏压而导通。因为开关三极管3和4互补,故当开关三极管3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下降的同时,三极管4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上升,由于变压器5的正反馈作用使电路振荡形成高频方波,当方波送到电感器6和电容器7组成的谐振回路时,形成准正弦的高频振荡电压使荧光灯管10启辉,此时电流主要通过荧光灯10,而电容器7上的分流电流对荧光灯10起加热作用。
当电路出现断路短路等异常现象时,导线分布电容与电容器7及电感器6形成谐振产生极大电流使开关三极管3和4有烧毁可能时,自控网络9同时产生强烈的负反馈,抑制电流上升,从而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0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