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控延时开关吊线盒无效
| 申请号: | 90209362.2 | 申请日: | 1990-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德旭 |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H05B3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立伟 |
| 地址: |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声控 延时 开关 吊线 | ||
声控延时开关吊线盒属电学领域的一种开关,通过声控和延时电路开启和自动关闭照明灯。
在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已公开了一种气控延时开关;(87211034号专利)通过放气、吸气控制延时开关;另一种辨音拉线开关(85205590号专利)是一种控制小型电器和照明灯用的开关,通过声音变化来辨别断电时的开与关,避免通电后的误动作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控延时开关吊线盒,本开关不需要装开关及其配电线路,无需寻找开关位置,不用直接接触开关,达到方便、经济、实用、卫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声控延时开关吊线盒是由联座吊线盒壳体和线路板所组成。
该声控延时开关吊线盒电路部分是由驻极体MIC把击掌的声波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器IC1放大后由耦合电容C3输入一瞬间负脉冲信号,信号接收灵敏度可通过IC1负反馈电位器W1及调零电位器W2根据使用环境做相应调谐。耦合电容C3输出的负脉冲触发由IC2-1,IC2-2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常态下与非门IC2-1输入端1、2脚均为高电平“1”,输入端3脚为低电平“0”,IC2-2的5、6脚经电位器W3接至VSS,电容C4两端电压等于零。当触发脉冲的负跳变沿到来时IC2-1的输入端1脚也跳变为低电平“0”,输出端3脚为高电平“1”,电路中IC2-2的5、6脚,4脚,IC2-3的11,12,13脚随之翻转,电路跳变触发翻转后IC2-1的3脚维持高电平“1”,并且为VDD对C4的充电提供通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IC2-2的5,6脚的电压逐渐降低,当降到与非门的转换电压值,电路发生状态转换,即与非门IC2-3的11脚由“1”变成“0”,即BG1截止,继电器释放,照明灯关闭。当第二个触发信号到来时,电路触发翻转一次,IC2-3的11脚输出一个单稳态脉冲。
IC3-1与IC3-2组成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对脉冲进行分频,IC3-1的Q1输出端由电容C7与IC3-2的CP2端相接,CP2端经电阻R8接VSS,IC3-1的Q1输出端常压下为低电平“0”,传来一个脉冲翻转一次,IC3-2的Q2输出端常态下也为“0”,传来两个脉冲Q2便翻转一次,即Q2为高电平“1”,为R8和C7充电提供通路,并维持一定时间,当达到转换电压时,IC3-2的Q2端由“1”变为“0”继电器触点断开,电灯熄灭,在R8、C7充电过程中,如再来一个触发脉冲,即第三次击掌,电阻R8与电容C7的充电过程结束,即电路IC3-2的Q2维持已触发状态,使灯长亮,第四次击掌,使电路状态转变为常态,随即关灯。
图1左下角为电源部分,由电容降压,通过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为电路提供9V的工作电压。
图1中IC1型号为FC52A;IC2型号为CD4011;IC3型号为CD4027;
为了防止环境噪音引起的误触发,可设计双击掌为触发信号,因为发生意外的声音很少是分贝相同或相近的重复声响。
同时可根据需要设计一、二、三、四次击掌作为触发信号,比如第二次击掌作触发信号,延时时间按需要设计为1、2、3等数分钟,然后自动关灯;也可设计为在延时时间内,再击第三掌即可灯长亮,第四次作为关灯信号,用于工作间,居室、卧室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德旭,未经赵德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板线槽插座架
- 下一篇:单相双孔(扁)保安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