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钢模面板的结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0209069.0 | 申请日: | 1990-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04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渊河 |
| 主分类号: | E04G17/04 | 分类号: | E04G1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香港高士打道***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用钢模 面板 结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钢模面板的结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非常方便并迅速施工,而使面板相互结合的结合装置。
建筑用模板的种类繁多,从最传统的木质模板,到各式各样的新型钢模板,例如美国专利第2544297号中所揭示的,又例如本发明人所拥有的美国专利第4667923号专利等等,不胜枚举。而本发明人在设法突破传统的钢模的历程中,经多方的努力试验,而完成了一种特殊结构的钢模,其结构上完全摆脱了传统钢模采用加强肋的作法,而以面板和骨架分离的构思,发明出了一种[建筑用钢模],并和本案同日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在[建筑用钢模]乙案中,对于钢模的骨架的构造,面板和骨架的结合构造,到面板相互之间的结合构造,皆已详细揭示。但面板相互间的结合,为了达到结合施工的迅速准确,并尽可能地使结合装置在构造上简单,重量轻,不增加面板的重量,故对于面板的结合装置,确有研究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钢模面板的结合装置,其构造简单、施工简便,且重量轻而不致增加整体钢模的重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如下: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钢模面板结合装置的特征在于装置内所包括的板扣,设有一扣锁部及一操作柄,均呈一长条状,而相互间略呈垂直;扣锁部的长度大于欲锁定的二扣环间的距离,而扣锁部的一较大径端的长度则约略与扣环内缘与面板间的距离相当,而可靠其间的摩擦力而使扣锁部在扣环内达到定位,而稳定地结合二相邻的面板。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钢模面板结合装置的另一特征在于板扣中扣锁部较大径端的方向与操作柄的方向相互垂直,故当扣锁部锁定扣环时,操作柄可平贴于面板上,而避免突出面板,容易发生对施工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钢模面板结合装置,包括多数个设于所欲拼接的面板相邻接处的扣环,二面板上的扣环并大体上两两相对;以及多数个板扣,设有一扣锁部及一操作部,相互间作垂直安排,扣锁部大体上呈一长条状椭圆形截面的构造,其较长径的部位可正好卡于前述扣环内缘与面板之间,而实现对二相邻面板的结合。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钢模面板结合装置的构造,目的与功效上的详细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合装置构件少、装置简单,的的确确是发明人的巧思所得以实现如此功效增进的钢模面板结合装置,与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及[实用性]完全符合。
现举一些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的及特征能获得更清晰的了解。
图1A所示为二欲拼接结合的面板的立体图,其上设有多数个扣环;
图1B为图1A中部分,亦即扣环的放大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结合装置中板扣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面板结合过程中板扣适遇扣环的立体图;
图4为面板结合装置中板扣的扣锁部完全扣住扣环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结合装置中板扣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结合装置中板扣第二实施例扣住扣环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1A所示,并请参阅图1B′,为建筑用钢模面板的立体图,以及扣环的放大立体图;面板10及11相互并列在一起,每一面板的拼接侧上各设有多数个按一定间隔排列的扣环20。扣环20整体由略呈一扁平的铁材所构成,包括一突起的顶部 ,以及二自顶部21向两侧略微倾斜的框部22及23,框部22及23的基脚部分焊接在面板10或11上,通过此顶部21及框部22及23和面板之间共同围绕形成一扣环20的开孔24。一般在建筑用钢模中,面板10、11可采用标准规格的钢板,即4毫米(m.m)厚,3400×1260毫米(m.m)长宽的钢板或铁板;而扣环20之间的间隔约在100毫米。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钢模面板结构装置中的板扣立体图如图2所示;板扣30大体上包括一扣锁部31及一操作柄32,二者相互间略呈垂直安排。扣锁部31大体呈一长条状,其长度应略大于所欲锁定的扣环的间隔,扣锁部31的截面为呈一略作椭圆形的形状,而有一较短径部33及一较长径部34,较短径部33甚至可呈平面形,而较长径部34则更包括一弧面;又,此较长径部34的方向是垂直于扣锁部31和操作柄32所决定的平面。操作柄32的形状并不重要,但在制造的便利上,可和扣锁部31的形状相当,并一次成型,而后再加以弯折而成为一操作柄32的构造,操作柄32是供施工者以手指握持,以进行对面板的结合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渊河,未经李渊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