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竿心内走线绕线轮无效
申请号: | 90207708.2 | 申请日: | 199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8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跃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金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根叶 |
地址: | 32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竿心内走线绕线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钓鱼竿相配套的绕线轮。
现有玻璃钢或炭素材料或轻质合金制作的钓鱼手竿,一般不配绕线轮,所以碰上大鱼无法放线,因此很容易把鱼竿拉断,或不得不断线保竿,让鱼跑掉,有的虽装绕线轮,但需用固定架(座)将绕线轮固定在手竿上,现有的固定架,结构简单的绕线轮装、卸不方便,装卸方便的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制作一种绕线轮,它无需采用固定架(座)就能方便地装在玻璃钢或炭素材料或轻质合金制作的手竿原旋装漏水盖的尾部,使现有手竿的渔线能放能收,垂钓大鱼。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它包括绕线轮座,绕线机构,其要点在于绕线轮座设有将自身旋装在玻璃钢或炭素材料或轻质合金制作的手竿原旋装漏水盖的尾部的螺孔,绕线机构与螺孔之间设渔线引线孔。
下面结合附图1-2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1:竿心内走线绕线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竿心内走线绕线轮装在手竿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中竿心内走线绕线轮(1)由绕线轮座(2)和绕线机构(3)组成,绕线轮座(2)设有螺孔(4),玻璃钢制作的手竿(5)原旋装漏水盖的尾部(6)能旋装在螺孔(4)内,绕线机构(3)是绕线轮座(2)上装轮轴(7),轮轴(7)上装有带棘轮(8)的绕线轮(9)、摩擦垫片(10)、制动垫圈(11)和调紧螺帽(12),绕线轮座(2)还设有轴(13)和凸块(14),轴(13)装有与棘轮(8)相搭配的棘爪(15),凸块(14)上装有环形钢丝(16),环形钢丝(16)的二端卡在棘爪(15)上,绕线轮(9)与螺孔(4)之间设有渔线引线孔(17)(18)。
使用时将手竿(5)的尾部(6)的漏水盖旋下,把竿心内走线绕线轮(1)的渔线(19)从渔线引线孔(17)(18)中引出,穿出手竿(5)的竿心和竿头上的护套(20),再将手竿(5)有螺纹的尾部(6)旋入螺孔(4)内即可。渔线(19)吊上渔钩、坠子和浮子就可钓鱼。
如转动绕线轮(9)或鱼拉动渔线(19),棘轮(8)都会带动棘爪(15)摆动,从而使环形钢丝(16)振动发出音声,收、放渔线(19)的松紧可调节调紧螺帽(12)。
通过对上述实施例结构和使用的描述,说明该竿心内走线绕线轮,装在玻璃钢或炭素材料或轻质合金材料制作的手竿上,因为它具有与漏水盖相同的螺纹孔,所以无需配套固定架(座),只要将竿心内走线绕线轮上的螺孔旋在手竿有螺纹的尾部即可,因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渔线是竿心内走线,节省了过线圈,克服了竿部渔线外露容易乱线的弊病,手竿可任意转动,放线、收线自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跃,未经王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7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收藏箱的自行车货架
- 下一篇:多功能组合童车